发布时间:2022-10-26 13:40 阅读量:5499次
原标题:特稿:新征程领路人习近平 2022年10月23日,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这是习近平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新征程领路人习近平 新华社记者 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被选举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他在中外媒体前发表讲话,表示“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自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0年来,中国发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跃至114万亿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作为中共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肩负重任。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践10年前许下的中国梦诺言,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著有《中国领导人是如何思考的》一书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说,习近平对于中国国情有着客观全面的了解,对于中国未来有着详尽理性的思考。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说,习近平做事的一切动力都来自人民,这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 曾与习近平在北京八一学校同窗的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原副总经理萨马诺·奔舍那说,习近平做事情不为私利,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让世界也受益。 一、从黄土地一路走来 “8年多过去了,总书记那一声‘大姐’,叫到我心里了,一想起来就觉得非常温暖。”石拔三回忆说。2013年11月,习近平沿着狭窄山路来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走入村民石拔三家。石拔三不识字,没看过电视,不认识党的总书记。她问:“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拉着她的手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得知石拔三64岁了,习近平说:“您是大姐。” 2021年10月,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习近平走进大田,俯身摘下一个豆荚,一撮一捻,察看成色,将一颗大豆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一旁的农技负责人感叹:“这是老农民才有的动作呀。” 10年里,习近平约100次到基层考察,每次都会来到群众中,拉家常,问冷暖。他在胡同给快递员拜年,在工地同农民工交谈,在出租车公司与“的哥”“的姐”探讨年节打车难的解决之道,在清洁站称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这些言谈举止流露出这位从黄土地一路走来的党的总书记对人民的赤子深情。 1953年6月,习近平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习仲勋是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近平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后来他形容父亲“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不满16岁,习近平即离开北京,随身带着母亲齐心缝制的一个绣有“娘的心”字样的针线包,到陕北农村插队劳动7年。 他在回忆这段生活时把自己称作农民。他远离家人,睡窑洞,被跳蚤咬,与乡亲们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什么苦都吃。习近平在梁家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愿望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他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一年后,村民吃不饱饭而去逃荒的情形看不到了。 2013年,习近平出访哥斯达黎加,到一个农户家里做客时,还特别提起自己当农民的经历。“很少有国家领导人会因为自己曾经是农民而感到骄傲。”农户主人的儿子阿尔贝托说,“别的领导人可能不会提及这种经历,但习近平不是这样的。” 2013年6月3日,正在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走访当地农户萨莫拉一家,与他们亲切交流。新华社发(张铎 摄) 艰辛的农村生活使得习近平格外珍惜粮食。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他多次就“舌尖上的浪费”作出批示,要求开展“光盘行动”。他反复叮嘱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习近平讲,对“人民”二字的理解来自他在陕北插队时的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他的从政生涯。习近平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军委办公厅担任国防部长的秘书,3年后他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来到贫困的河北正定县任职。他的夫人彭丽媛回忆,他的许多同学都出国赚钱去了,他也不是没有条件出去,但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选择了当人民公仆的路。 这是1989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到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新华社发 在正定3年,习近平骑自行车跑遍全县25个公社、220多个大队。有时,他去乡村考察正赶上乡亲锄地、间苗,习近平就撸起袖子、拿起锄头跟乡亲们一起干。他还把县委的吉普车让给记者坐。他说:“记者时间紧、任务重,跑的地方多,跑的路也远。” 这之后他到沿海的福建厦门市任副市长。他购买了一辆“武夷”牌自行车,骑车带着工作人员到社区街道或工厂去调研。之后习近平到宁德地区任地委书记。他带干部到贫困的下党乡调研,没有路时他们就用刀砍掉野草走过去。看到农户贫苦,习近平就掏出自己的钱给他们。他拍板为乡里修公路、建水电站,指明脱贫之路。 在正定,他跑遍所有村;在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后来又跑遍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7个月,他就跑遍全市19个区县;任总书记后,他的足迹遍及31个省区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他多次引用毛泽东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干部要掌握基层调研这个“基本功”。 2012年12月底,任总书记一个多月,习近平就走进河北阜平贫困户家中看望,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生活情况。此行,他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两个月,习近平走进辽宁沈阳一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关心居民的日常生活。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唐荣斌老人一家。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习近平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在山清水秀之地,他对大自然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有次他考察泰宁县上清溪,一条红色鲤鱼跳上竹排,排工说有口福了。习近平却脱下鞋套,用它装满水,把鲤鱼放入,到下游水深安全处放生,并告诉同行人“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担任总书记后,他把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变成规模空前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他把在福建创立的“下访制度”延续到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后。2007年,正值上海多种矛盾凸显,动迁问题、企业转制问题、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分配问题,样样都是难题。习近平提出领导干部要下访。有人担心会“惹麻烦”,但习近平很坚决,说:“我在浙江就搞过下访,上千人的大场面都碰到过,没有什么好怕的。” 习近平到中央工作后继续发扬亲民本色。每逢春节前夕,他都去老百姓家里做客,送去节日问候。早年在农村挨饿和种地的经历,或可解释他每次几乎都要在老乡家里掀锅盖、察地窖、摸火墙、看厕所。他还频繁以通信方式同民众保持联系,通信对象从种粮大户到民营企业家,从革命老区的小学生到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从乌兰牧骑队员到边防官兵等。 他在2013年作出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向农村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点对点帮助贫困农民。库恩认为,习近平的领导力和兑现脱贫承诺的决心是中国成功脱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男儿有泪不轻弹,习近平却为人民流泪。1966年,初中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习近平听得泪流满面。“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习近平说。他还曾回忆:“当年告别梁家河村的那一刻,是插队最难忘的一件事,那一次是当众哭了。”2015年,习近平又回到梁家河村,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给乡亲们拜年。 这是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省延川县。新华社发 与民众同甘共苦使习近平巩固深化了入党时的理想信念。他将之概括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10年里他发起5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要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年幼时,母亲齐心就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他说。 习近平深谙百年前中国的苦难,形容那时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2018年,他在山东刘公岛考察时登上炮台遗址,面对黄海沉思良久。在甲午战争博物馆,他完整念诵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威海卫》。这座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岛见证了一个多世纪前号称“远东第一”的清朝北洋海军覆灭,战败让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并赔偿巨款给日本。 习近平是首位在新中国出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他感受了共和国“站起来”的骄傲——抗美援朝胜利,建立比较完整工业体系,造出“两弹一星”……他盛赞这些成就,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激情澎湃投身改革开放。从相对落后的内陆到发达的沿海,他都是招商引资、推动外贸、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领头人。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是当地引进台资、外资企业最多的阶段。在浙江,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要求人们学习民营企业家拼搏奋斗的精神。任总书记后,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他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他善于从务实及长远的战略角度思考问题。在福州,他提出“3820”工程,并要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他提出的“八八战略”至今仍是浙江省发展的指南。他很早就倡导建设“数字福建”“数字浙江”,给地区发展装上信息化引擎。“他总是能预见到更长远未来的经济情况。”福建民营企业家王晶说。 2020年,习近平领导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中国长远发展作出系统谋划。为做好规划,他主持召开多个座谈会,听取企业家、科学家、基层代表等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指示开展网上征求意见。网民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 习近平在任上海市委书记和任国家副主席期间参与筹备世博会。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海内外超过7300万人次到现场参观。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倡议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他推动形成包括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和广交会在内的国家级“会展矩阵”,扩大对外开放,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任总书记10年间,人民财富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5:1。 用习近平的话讲,所做的一切是“利民为本”。他在自述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道:“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2012年他担任总书记后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总书记后,他说,“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 习近平在民众中有极高的“人气”。有山村老支书竖起大拇指,当面赞扬他:“你呀,干得不错嘞!”年轻人在网上为他画“亲民形象漫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满意度达93%。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达91%,蝉联全球第一。 二、把中国带向强盛 广东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有一件展品,是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这份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蓝图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付诸实施。习近平曾在它面前驻足良久。他感慨:“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在他看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0年1月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0年前习近平上任时面临的形势喜忧交集。当时,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业国,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解决贪污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都是中共面临的执政挑战。 党内外期待习近平带来改变。他不负众望,誓言“打铁还需自身硬”,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并制订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习近平发起中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他讲:“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 中共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因腐败被查处。这揭开了强力反腐行动序幕。10年中落马的有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身居高位的“老虎”,也有国家部委、央企一把手及省市主要负责人,还有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和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芝麻官”。习近平宣告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告诫全党要保持清醒头脑,“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他以此确保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有力。习近平认为,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他走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每到一地都重温峥嵘岁月,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力量。他说,要使百年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他主持提出的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等要求,在中共二十大上被写入党章。 他反复告诫全党吸取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教训,并重申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必要性,要求强化党的纪律。任总书记不到20天,他就主持制订“八项规定”。他指示加强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情况核查,并对4700多名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进行了规范。他领导制定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并完善对官员的巡视制度。他领导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将每一个担任公职的人纳入监督。 习近平对党的重塑起到关键作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说,习近平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 习近平号召人们向英雄学习,领导制定了英雄烈士保护法,建立健全了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他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10年来,“正能量”成为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还在正定当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就求贤若渴,发起对全县知识分子的3次普查,建立了正定有史以来第一份“人才账”,还亲笔撰写面向全国的“招贤榜”,引来数百名专业人才。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确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倡导“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标准。习近平提出领导干部要具备八项本领——从善于学习到能驾驭风险等。大批理想信念坚定、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走上党政军各级领导岗位。他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人才强国。 他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说民主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那种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2019年,他在上海一个街道考察时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10年间,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同参加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会的中外居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推进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他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习近平是第一位在宪法前宣誓的中国国家主席。他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10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70件,修改法律238件。一部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诞生,公民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外资立法——外商投资法施行,推动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落地。针对新兴领域空白区,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也陆续出台。习近平推动整顿司法队伍,清除害群之马,他说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随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开创新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14亿人口大国保持了长期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变得更好了。习近平提出适应新常态,推动改革迈过深水区。任总书记以来,他3次奔赴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宣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他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等机构,以强化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他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他领导精简政府机构,给企业减税,推动建立新型政商关系。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方面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从党和国家机构、司法体制、经济体制到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各环节。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已总体如期完成。自贸试验区增加到21个,整个海南岛成了自由贸易港。 习近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彼得·凯尼格说,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它很好描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指导原则。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0年来,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这也使得中国有更大底气和能力战胜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 习近平经常去生产经营一线考察,推动经济发展。有一次他到国内一家车企生产车间,看到停放着几辆自主品牌汽车,就坐进去体验。习近平告诉研发人员,“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习近平和村干部聊火腿和白酒的销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走进一个村子的直播平台,被网友称为“最强带货员”;之后又去关心社区工厂毛绒玩具的出口订单。他还走街入巷到小吃店看品种、谈标准、问价格。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巩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3%增长到18.5%,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个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中国进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对美贸易额同比增长近三成,达到7556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美国商会2022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66%的会员企业计划今年增加在华投资,中国仍然是60%的会员企业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茶园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习近平反复强调,“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他作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他关心老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他考察大中小学、职业学校、养老院、医院和福利院,查看老人食谱,告诉孩子“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习近平着力推进“教育强国”。在福州工作时,他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方针。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从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到教育“双减”,从建立世界上最大社保网、医保网到启用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从改革户籍制度到废止劳教制度、收容教育制度,从力促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厕所革命到提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习近平都作出具体指示部署。面向8500万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覆盖率,也在他的推动下持续提升。 习近平正式把共同富裕列上施政日程,并强调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曾任省委书记的浙江省目前正先行先试,为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探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共二十大上被写入党章。 习近平说,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有56个民族。10年间,习近平多次前往民族地区,常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考察时,向各族群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10年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提出的“双碳”目标显示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雄心。他部署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并建立河长制让全国每条河流都有“健康守护人”。随着生态改善,大熊猫、藏羚羊、雪豹等都去掉了“濒危”标签。 北京一度大气污染严重。习近平曾说,有段时间他每天早晨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空气质量如何。他领导中国以前所未有力度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现在不仅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国也好转了。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说,中国在2013年至2020年间减少了约40%空气污染物浓度,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将给国民增加2年平均预期寿命。 习近平很早就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并为此投入巨大热情和精力。在正定,一名原广播站职工辞职办厂,研制出可自动识别音调变化的新型舞台灯光设备。习近平给他颁发了印有“县委书记、县长奖励”字样的“自学成才奖”,并亲自帮忙打开产品销路。 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他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请专家来讲授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科技、区块链等前沿科技议题。他考察航天中心、芯片科研所和高铁制造组装车间。他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比2012年上升了23位。统计还表明,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0年前的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习近平与军队有着不解之缘,对军队怀有深厚感情。他主导了被称作具有“颠覆性”的军队改革,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他率数百名高级军官重访古田,重申“党指挥枪”,查处一批涉及军队高层的违纪违法案件。他坚持完善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紧紧扭住战斗力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