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3 07:57 阅读量:4896次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转变工作作风。在基层工作中,尚存在着调查研究不深入、不了解基层实情、不能提出好的对策建议等问题,以致调查研究没有真正起到“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作用。做好新时期的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巧用“多”与“少”,做到“身躬行”“查实情”“研出真”,让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真正成为推动基层事业改革发展的有力武器。 要多带问题少带人,以“身躬行”为立本,直奔“问题主题”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把调研当作“作秀场”“花样场”,表演作秀“身”不入基层、“脚”不沾泥土,让调查研究跑了调、丢了魂、失了本。做好新时代的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直奔问题主题去,即要掌握党和国家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又要了解老百姓有什么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奔着问题调查、带着问题研究,有“规定路线”,更要有“自选动作”,掌握调研主动权,确保问出真情况、解决真问题。 要多走生路少走熟,以“查实情”为手段,直奔“基层民意”去。“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查研究是加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为民”是不变的要求和永恒的宗旨。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血肉感情。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在调研时,有的满足于坐在车上转转、隔着玻璃看看,将调研变“视察”;有的只走“安排路线”,只看“示范点”,闭门听汇报;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借着调研假公济私;还有的不讲方法、言语生硬,问不出个“所以然”,等等。这些形式主义调研只会让群众寒了心。做好新时代的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为民情怀,端正思想观念,在多听百姓“心声”,多看基层“实情”,多走乡间小路、偏远小户,多听群众的“逆耳言”、基层“杂吵音”,在一步一脚印的丈量中、在手拉手的交谈中收集社情民意,真正将实事求是、发现实情变为常态,切实把基层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把准摸清、分析透彻,提出对策。 要多出点子少出文,以“研出真”为目的,直奔“成效成果”去。“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调查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基层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给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严防“隔靴搔痒、经验成篇、套话连篇、欺上瞒下”等问题发生。要坚持带着感情、带着真情,透过“小现象”发现“大道理”、“小问题”延伸“大思考”,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报,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要持续推进的,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同时,要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注意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效。
宽甸县委组织部 曹扬 【责任编辑: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