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4 07:38 阅读量:5026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充分的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破解矛盾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好调查研究才能全面了解社会最真实的问题,才能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心,激发斗志,在调查研究中下足功夫,持续发力,学好、做实这门干事创业“基本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之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立足脚下,确保调研成果原汁原味。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是党员干部获得正确认识的直接来源,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如果获得群众的支持就会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反之则会步履维艰。要想掌握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党员干部必须离开桌子迈开腿,少走“规定路线”、多走“自选路线”,少走大路、多走小路,把自己的站位根植于群众当中,挽起裤脚下沉到底,贴近群众用心用情。要多深入实际、融入群众,把群众当自己人,和群众“坐一条板凳”,听他们畅聊细碎的点滴、快乐的来源,在推心置腹中把大家的想法和建议收集起来,让群众的呼声落地有声,让群众的期盼落地生花。要深刻领会调查研究的应有之义,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坚决杜绝调而不研,防止形式主义,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鼓励大家来“找茬儿”,弄清情况、找准症结,号准基层脉搏,把前期工作抓实做细。 善于思考,推动调研成果入脑入心。"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有些决策之所以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说到底还是调查研究不实、不全、不细,不能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调查研究不仅要动腿、动嘴,更要入心、动脑。党员干部在面对搜集、整理的资料和信息时,要勤于记录、强化分析,善于归纳,把调查研究当作提升自身能力的“进阶课”,练就一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金睛”,使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清晰。“三分调查,七分研究”,要通过细致深入的思考摸清事物的内部规律,以发展的眼光对事物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作出科学的了解和把握,将过往的工作经验和眼前实际结合起来,在深度思考、潜心研究基础上总结“智慧结晶”,摸索“创新方法”来破解“疑难杂症”,创造性地提出科学论断,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察实情、搞论证、做决策的得力手段。 注重实效,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调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将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党员干部要打破坐在办公室里等汇报,依靠电话要材料的陋习,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提高调查研究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功夫下到求真务实出真招、办实事上显成效上。注重积累和总结,建立民情台账,开辟联系群众、及时沟通的渠道,让群众遇到困难时有地可寻、有策可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为打破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要善于全面梳理利害关系,巧妙运用破题招法,科学制定政策决策,勇于“朝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不闪不躲,主动碰硬,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取得招招见实、招招见果的破题功效,把调研成果切实转化为解决难题、促进发展、开创新局的具体行动和思路举措。 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人民政府 倪踏路 【责任编辑: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