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0 21:33 阅读量:12262次
随着社会治理矛盾的转型升级,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化,如何做好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优质服务,是新的时代命题。“社区吹哨、党员报道”工作机制是通过党员“线上线下报到、因人设岗、积分评价”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在职党员干部主动到居住地社区报道,以“哨”为令,闻“哨”而动,做到“社区一吹哨、党员马上到;居民有点单、党员立接单”。 做好社区治理“吹哨人”,要在“准”上有精度。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哨声”越精准,效率才能越高。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想问题,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除此之外,要巧用科技手段,开发“吹哨报到”微信小程序,搭建“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平台,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党员根据自己专长或兴趣勾选服务类型,大数据匹配后推送给党员,努力实现群众需求端和党员能力端精准衔接。 做好社区治理“吹哨人”,要在“响”上有态度。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末端,存在不少疑难问题,仅凭社区一己之力难以解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快速响应,在面对社区的“老大难”“硬骨头”问题的时候,要立刻并果断的采取解决办法,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群众有“需求”、我们有“行动”。此外,党员干部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从“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根据工作难度合理分配时间,提前规划,提高效能,为基层建设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做好社区治理“吹哨人”,要在“久”上下功夫。工作做的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他们是“哭”还是“笑”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评分表,那种“走一圈、晃两下、纸上留点痕、网上晒个照”的形式主义报到,我们要坚决杜绝。要对每个党员任务指标、接单完成情况、满意度评价等进行备案,久久为功,要将“笑”作为激励标准,奖励创新上进的党员干部;将“哭”作为监督管理的依据,惩戒不干实事的党员干部,更要将“哭和笑”用于培养考察预备党员的标准,实现能者上劣者下,让基层治理的“哨声”绵延不绝、经久嘹亮。 基层社区治理事关基层群众切身利益,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接力点,而社区“吹哨”,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我们无必要吹得“准”,吹得“响”,吹得“久”。 作者:董文悦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