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6 09:47 阅读量:9259次
乡村干部身处工作一线,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对上级而言,他们是党和政府基层政策的执行者;对下级来说,又是广大基层群众的“发言人”,决定着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了更好更快地加强新农村建设,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乡村干部在基层实践中磨砺坚强意志、在解决矛盾中练就过硬本领、在联系群众中谙熟民情民意,才能使党员干部成为推进各项工作的“主引擎”。 开展学习教育,做到“善引领”。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提高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将“智力”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党员干部家中,通过思想上帮、工作中带、业务上传、能力上提,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思想之弦、清除思想尘埃、校正思想偏差,以缩短工作适应期、提升履职能力。同时,根据乡村党员干部工作岗位和专业特长,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不定期给党员干部出“考题”,通过责任帮扶作用,确保其快速融入基层工作,跨过成长难关,切实帮助他们补短板、守底线、激活力,全方位、全过程培养成才。 推动资源下沉,实现“能引领”。乡村振兴照见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进程,也为广大乡村本土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田秀才”“土专家”等一批新农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尤其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催化下,他们更懂得如何推介乡村特色产品,可以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实践技能、文化涵养,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乡村振兴一股不可忽视的资源,新农人理应得到重视和引导,相关部门可以将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农人和致富能手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里去,做到因岗选人、人岗相宜,让本土的人才干部如鱼得水,发挥出乡村振兴的最大效能。 加强考核机制,确保“长引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应根据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长久监督考核制度,既要执行乡村振兴硬性指标,也要进行满意度弹性考核。对于广大一线帮扶干部,不仅要注重对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所作所为进行考核,更要将考核细化落实到日常。让广大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做到考核“时间”长久覆盖,坚决避免考核沦为虚设。还应防止一线帮扶干部有作为者无考核,无作为者常考核,要着力通过考核来调动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要强化多角度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多维度考察干部、全方位审视干部,真正实现积极担当作为者上,消极无作为者下。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总之,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基层党员干部人才培养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聚焦产才融合,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等方式,提升农村干部的公仆角色自觉,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引领力,才能够为广大农民指明奋斗大方向,提供行动精神大动力,以便更好的汇聚广大农民智慧和力量,更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冯赞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