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1 16:53 阅读量:1920次
当下,由互联网构筑的高速信息通道,不仅已成为公众普遍的信息权力,也夯实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基础。网络信息传播的大众化、高速化和便捷化,既优化了现代工业生产的“硬环境”,也造就了复杂多变社会思潮的“软环境”。这给高校思想建设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适应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新形势,最大限度利用当代科技进步成果,建立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是当下高校思想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必修课。
十八大以来,中央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号后面是广阔的天地和巨大的空间。高校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知识和思想优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与传播方式,实现课上和课下价值观的对话沟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思考的现实话题。
而“互联网+”时代就是高校面临的新形势之一。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讯4G应用技术的普及,对于高校学生来讲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并不新鲜,搭建在手机上的QQ、微信等信息平台是常用工具,或许同班、同寝室也喜欢发短信而非面对面交谈。新形势下,全国各高等院校在课堂上,已普遍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拓展和丰富了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与内涵;但在课堂下,学生基于互联网的思想影响仍处于无序状态,在这一时段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还是盲点。这需要高校改革创新,抛弃沉旧观念,开辟蹊径、拓宽思路,以搭建全天候信息交流平台等方式,真正成为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引导者、组织者。
习总书记长期重视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近日,习总书记要求省级领导干部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份责任扛在肩上,以身作则,自己上讲台。早在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率先垂范,时常到高校给学生作形势报告,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面对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习总书记与学生交流秉持一个“诚”字,开诚布公、坦诚交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阅历,与大学生们谈理想、谈人生,宏扬文化传统、文化精神。不仅开阔了大学生眼界,懂得了做事做人的道理,更是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更不能放松学生理想教育。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强。大学生是青年的主要群体,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必须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当好接班人迎接挑战。习总书记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大学教育不仅是要教科技知识,也要教道德做人。高校要切实肩负起大学生理想教育的责任,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好基础。每一名大学生不要辜负殷切希望,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砥砺心志、完善人格,做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从“大学梦”到“中国梦”,让生活更精彩。当大学生们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快感之时,感受人际沟通交流的愉悦之时,也要警惕西方腐朽思想通过网络侵蚀,建立抵御诱惑的“防火墙”和“免疫力”,从而不迷失方向、走错路。为此,必须建立坚定的精神信念,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才能把握自己的政治态度,把握正确的人生目标。可以说,当青年走入大学校门,算是圆了人生第一个梦——大学梦。这应该是人生的第一个理想,接下来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理想等着去实现。大学生们要明白,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理想是不可切割开的,实现了“大学梦”还有“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去努力、去奋斗。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是一盏航灯,前进的方向,永不枯竭的动力,需要大学生们坚强地迈过才能实现。
作者:任建华
四川攀枝花市西区卫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