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4 14:51 阅读量:1155次
中央发布的2017年一号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舵底。新部署与习总书记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引发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高度关注。
以供给侧改革促农业产需平衡。农业“供给侧”,其核心是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在质量和数量上与消费相适应。农业直接关系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民生改善和事业前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中央历年的一号文,都聚焦“三农”问题,导航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凸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趋势补“短板”味浓厚,着力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以供给侧,把脉“三农”病根。当下,我国仍有8亿人从事农业生产,有近七千万贫困人口,“供给侧”是农民致富通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逐渐认知市场经济规律,影响着家乡落后小农生产。有调查显示,就全国而言,农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不足,农业生产技术更新慢、种植成本高、土地利用率较为凸出。比如,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盲目生产,因滞销带来亏损;还有土地“碎片化”,不仅让农机产品较难发挥作用,阻碍了农业生产向机械化过渡;还使得过度依赖人力、牛耕等传统作业,成本高、价格高,在与国外农产品竞争中失去了价格优势。
重农强农,扑下身子抓落实。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农业结构性改革方向性、战略性导引,体现习总书记的“三农”情怀和战略智慧。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分计划,九分落实”,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干部就得齐动员,以身作责、率先垂范。推进农村供给侧改革,不仅要亲自抓、带头干,还得要多学习、素质高,拿出的举措能“上路”、真有效!
瞄准“三农”供给侧改革三个靶向。中央一号文锁定“三农”工作,专门针对农民增收、粮食增产难问题,以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引导,以“供给侧”改革粗放型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生产成本高、利润薄,“价格”是供给侧首个靶向。捏住价格问题,农业精准补贴,可一杆见影。盲目生产、产品滞销,“互联网+农产品”平台是供给侧第二个靶向。政府多方协调、资金支持,为农民“量身定制”、搭好平台、挖掘市场,去库存、补短板。以创新驱动,管控要素配置不合理, 是“供给侧”第三个靶向。要合理划出土地开发“红线”,遏制耕地缩小、碎片化趋势。同时以政策调整,着力解决农村融资难、教育差和老龄化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鸡年农业农村工作主线,这是中央一号文精髓。抓住这条主线,“三农”经济才会步伐稳、见效好。党员干部在形势和任务面前,要勇于挑担子、啃硬骨头,以“四个亲自”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问题,筑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现代农业发展根基,实现农村供给侧跨跃式发展。
作者:任建华
四川攀枝花市西区卫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