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宣讲是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路径。如何使“高大上”的理论宣传变得接地气,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了受益,是理论宣讲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接地气宣讲要紧贴群众需求。宣讲团成员要主动深入群众一线,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把受讲对象的思想底数、知识层次、工作实际和思想疑惑摸准弄清,按照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撰写宣讲稿,确保“菜单式”理论宣讲“接地气”。同时,要提前做足功课,结合当地语言、民俗文化,为逻辑缜密的知识要点引入当地鲜活的个例,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说清“大政策”,让理论宣讲更加“有意思”。
接地气宣讲要不断变化形式。杜绝大课堂、读文件等老式宣讲模式,通过编故事、讲故事、寓理论于故事,在一次次与群众“聊聊家常”中,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朴素语言把党的方针政策、部署安排讲清楚、讲明白;把讲堂搬到田间地头,在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用通俗易懂地语言穿插讲解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确保基层宣讲“有高度”;增加有奖问答、畅聊心声等互动环节,让群众提出疑问、表达情绪,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用真情实感感化人、纾解情绪,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确保基层宣讲有“温度”。
接地气宣讲要优化宣讲队伍。面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深入挖掘一批政治觉悟高、表达能力强,能用乡音俗语、山歌故事等生动活泼地讲理论、说形式的“草根”达人,着力打造“百姓名嘴”宣讲队伍。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挖掘宣讲内容的精神内涵,积极传播所思所悟,让理论宣讲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让人人都成为理论宣讲的“土专家”“田秀才”。创建90后青年宣讲团,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用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青言青语”,把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唠嗑”,真正让群众听得进去、受到鼓舞、充满干劲。
义县委组织部 樊思佳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