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辽宁省各级民族和宗教工作部门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民族团结之花在辽沈大地绚丽绽放。
凝心聚力,同舟共济经风雨。省民族和宗教委加强组织领导,由主要领导带头,组建了应急值守工作组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组织机关干部居家办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日常工作有效运转。省民族和宗教委机关党委发出《防疫有我 同心向前——致省民族和宗教委党员干部职工的倡议书》,组织动员居家办公机关干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丹东市民族和宗教局印发《致全市民族宗教领域的倡议书》,引导民族和宗教界守望相助、全员参与,发挥各自领域优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同时,组织开展“同心战疫 共克时艰,传递防疫正能量”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捐赠N95口罩24000只、消毒酒精720瓶、洗手液120瓶、矿泉水60箱、方便面30箱。锦州市民族和宗教局倡导各族群众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捐助物资50余万元,同时组织7名45岁以下机关干部参与的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利用周末时间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铁岭市民族和宗教局开展“众志成城·爱心助农”活动倡议,动员社会各界积极购买农户的滞销草莓,帮助销售草莓3200余斤,挽回经济损失近4万元。
心系大局,命运与共战疫情。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辽阳市新世纪社区党委高擎党旗,发挥党员、群众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作用,共同组成“红石榴”防疫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排查外来人口,凝聚各族群众同心抗疫。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阜新市新发屯街道益民社区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参加核酸检测、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志愿者们穿起红马甲、戴起袖章、迅速集结、站在“疫”线,当好疫情防控监督员、宣传员、示范员、劝导员和战斗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丰富内涵,更加彰显了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同舟共济的精神。全国劳动模范、沈阳市人大代表姜成向一线疫情防控人员捐赠价值近6万元防护服、隔离面罩、消毒液及台式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三沟酒业董事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吴京耕代表三沟酒业全体员工,将价值2万多元的口罩、医用防护手套、酒精消毒水等抗疫物资和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送到阜蒙县疫情防控一线。辽宁穆清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金龙表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抗击疫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带领员工到本溪市站前隔离点,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克时艰。辽阳一中组织教职员工24小时坚守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加强校园管理和服务,保证了西藏班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东北育才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全面做好在校新疆班学生的疫情防控、学习和生活保障工作。鞍山市钢铁学校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平板支撑赛”、“燃烧我的卡路里”跳操比赛等活动,保障在校新疆班学生学习生活有序。沈阳市第十一中学、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成立抗疫先锋队,保障在校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3月26日,在沈务工经商的新疆籍群众阿孜古丽、普拉提、艾尼瓦尔、吐尔逊别克等人组织在沈新疆籍业户捐款、连夜采购急需医用口罩、消毒液、矿泉水等疫情防控物资,第一时间捐赠给基层群众。沈河区新疆籍业户阿卜力米提·瓦热斯带着烤馕、羊肉串、饮料、纯净水等物资,慰问皇姑区碧塘社区、和平区126中学长白校区核酸检测点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书写了各族群众“民族团结一家亲、众志成城战疫情”的动人篇章。
奉献有我,志愿服务勇担当。沈阳市民族和宗教局组建15支“盛京红石榴·中华民族一家亲”志愿者服务队,招募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咨询等领域志愿者700余人,下沉支援各社区疫情防控,勇当抗疫先锋、凝聚抗疫力量。在最忙的时候,先锋队员们从早5时至晚10时,连续17个小时坚守岗位,面对18000余人核算检测扫码验证的高强度工作量,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怨言,累了就在角落里眯一会,醒来继续投入战斗,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坚守与奉献的力量,用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沈阳市大东区民宗局组织居家办公人员落实“条抓块管”要求,成立临时党支部,从3月19日开始走在社区的小街小巷,拿着“大喇叭”边做疫情防控宣传边巡逻排查疫情防控的风险点,积极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健康码查验、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国家级乌力格尔传承人杨铁龙拉起四胡对着手机制作《免费接种疫苗、知党恩》为主题的乌力格尔蒙汉双语快手直播,宣传党的恩德,号召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大连、辽阳等地民族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疫情防控,守护共同家园。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协调处刘晓东)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