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5-01-16 星期四  
>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人才工作综述
来源:辽宁党建网 本站头条 阅读量:6644 发布时间:2022-08-15 17:56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厚植沃土聚英才 引领振兴谋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人才工作综述

“年轻一代要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多作贡献。”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夸赞企业年轻人才打破国外长期垄断,长了中国人志气。

  “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东北地区要优化人才环境,做好人才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人才频率之高,对人才事业思虑之远,对人才发展谋划之深,凸显了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分量之重。

  辽宁牢记殷殷嘱托,不负使命担当,全面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千帆竞发立潮头,万舸争流我自强。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上,辽宁将深耕人才沃土、发达人才根系,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辽宁篇章。

  强化组织“牵引力”,健全人才“新机制”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全面振兴,人才为先。

  从“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到“紧扣振兴发展需求,释放人才效能”再到“实施兴辽英才计划”……辽宁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把人才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切实将人才工作紧紧嵌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今年2月,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鲜明提出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目标,发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动员令,彰显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办好辽宁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省委调整设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5位省领导任副组长,吸纳教育、科技、工信、人社等27家省中直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今年5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辽宁省“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统筹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动,为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作出全面部署,彰显了辽宁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坚定决心。

  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有力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强烈人才意识,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沈阳发布“沈阳人才新政4.0版”,大连市加大人才政策整合集成和执行贯彻落实力度,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形成新时代大抓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个接一个的重磅文件、一项接一项的有力措施、一次接一次的改革创新,激活一池春水、激励万千英才、激昂创业斗志,构建起人才资源汇聚、人才活力迸发、人才工作联动的大格局。

  汇聚政策“向心力”,打造人才“强磁场”

  振兴事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政策激励。

  省委积极推动全省人才政策优化整合,系统重构“兴辽英才计划”,制定出台《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 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建立靶向精准、务实高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形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竞争优势,着力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拿得出“真招实策”,舍得花“真金白银”。围绕产业所需,瞄准技术所求,“兴辽英才计划”提出培养集聚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人才力量、成建制引进加快“三链融合”的“带土移植”团队、支撑智造强省建设的产业人才、符合振兴发展需要的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等,既给“政策优惠”、又给“发展机会”,既给科研经费、又给个人奖励,各类人才在辽宁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棋局布定,落子有声。在“兴辽英才计划”的引领带动下,辽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是不是人才,让用人主体说了算。各地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制定实施符合政策要求、契合自身实际的人才举措。

  ——沈阳推进“人才认定”政策再升级,不唯帽子、头衔、称号、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实事求是的行业评价机制。

  ——鞍山市发布“钢都英才计划”若干政策2.0版,围绕集聚壮大人才规模、激励人才发挥作用、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等方面,出台了25项具体支持举措,对引才聚才留才系统推进。

  ——航空工业沈飞发布“人才新政30条”,从事业立人、待遇留人、文化塑人、素质育人、感情化人五个方面制定了30条人才政策,强力支撑员工成才、人才成长。

  谋定而后动,奋进而有得。以2018年557名“兴辽英才”为例,3年多来共获得国家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省级科技奖125项,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破解“卡脖子”技术542项,在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等领域研发产品504个,转化科技成果440项,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创造留才“好服务”,营造爱才“好生态”

  人才能否留得住,关键要看环境和服务。

  每年为近1000名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体检服务,一次性为291名重点产业领域骨干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累计向人才和人才企业发放低利率、无抵押贷款1.2亿元……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人才工作紧紧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目标任务瞄准战略需求来确立,政策措施围绕战略实施来制定,工作成效根据战略成果来检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保障就落实到哪里。

  ——制发高层次人才专用健康证,持证可在医疗保健定点医院干诊科门诊和省属医院普通门诊就诊和住院,享受就医和预约转诊“绿色通道”,其父母、配偶、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可根据个人意愿,分层分类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急需紧缺人才、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等,可破格申报或直接认定专业技术职称……

  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服务,发出了广聚天下英才的积极信号,对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增强人才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大人才深切地感受到融入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后顾之忧持续减少、干事创业劲头更加充足,积极参与辽宁“揭榜挂帅”科洽会,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01项,集聚200余名省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集中智慧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60余项、开发重大创新产品180余个。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辽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搭建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把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真正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各类人才选择辽宁扎根、来到辽宁圆梦,生活更加舒心、工作倍加安心。

  搭建平台“提效能”,赋能振兴“新引擎”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人才最看重的不仅是优待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更需要创新创造的平台、干事创业的舞台。

  当前,辽宁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取得新突破,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强有力支撑,加快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争创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着力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一项项事关振兴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一个个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塑造,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团队,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高端特殊钢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工程,解决了“卡脖子”关键材料制备难题。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马宗义团队,研制出高强韧铝基复合材料挤压棒材、锻件和厚壁管材,解决了月壤钻杆“无材可用、有材难加工”的困难,为“嫦娥五号”钻采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撑。沈鼓集团自主研发的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打破了大型风洞“心脏”设备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为我国迈向航天强国打造国际一流的“人造天空”……

  梯次跃进,雁阵高飞。一支支高层次人才大军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正在源源不断地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与此同时,辽宁聚焦重点人才重点管理、高层次人才流动动态监测,努力实现人才流失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形成了从人才培养引进到人才用好留住全链条闭环管理。

  踏上新征程,启航向未来。辽宁已经拿出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求贤若渴寻觅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无微不至服务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让更多千里马在辽沈大地竞相奔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辽宁日报 记者 明绍庚)

【责任编辑:树林】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5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