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4-11-23 星期六  
>
环卫所长被判11年,自称“都搞不清楚纪委是做什么的”
来源:辽宁党建网 廉政建设 阅读量:6997 发布时间:2022-08-20 14:14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原标题:“受贿100多次已麻木”的环卫所长被判11年,自称“都搞不清楚纪委是做什么的”

极目新闻记者 徐汉雄

8月18日,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以《揩油、收钱、经商,环卫所长深陷贪腐迷途》为题发文,剖析了一名环卫所长深陷贪腐迷途的案子。

余燕义,曾为基层环卫工作者,从开环卫车、清运垃圾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成都市原新津县城市管理局环卫所所长。

在一次晋升失败后,从最初的不怕苦、不怕累,时时冲在一线的单位能人,蜕变为靠山吃山、钻营谋私的腐败分子。

余燕义

他最终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余燕义写下了近1万字的忏悔书,称受贿100多次已麻木,后悔自己“醒”来太迟。

报销加油费赚差价,侵吞287万余元

由于不符合提拔条件,最终就停在了环卫所长这个职位上,他觉得自己挺亏的。“既然仕途无望,还不如在有机会的时候捞一点钱。”

在余燕义看来,他在单位“劳苦功高”,辛苦十余年也到了该享受的时间,心态失衡的他做起了“当不了大官就发大财”的黄粱美梦。

2008年5月,为便于环卫所工作车辆加油,新津县城市管理局以余燕义的名义办理了一张信用卡,由其管理该卡并负责申报每月的加油款额度。第一次申报用油开支10万元后,单位并未仔细核查,他报多少钱单位就向那张卡上打多少钱。

发现这个潜在“商机”后,余燕义开始了“揩油”。环卫车辆可油气两用,对比柴油与天然气的价格,余燕义给环卫车加价格较低的天然气,但申报为价格较高的柴油。中间的差价悉数“套”进自己腰包。

从2008年5月至2015年5月,余燕义累计报销加油费579万元,被他侵吞的就达287万余元。

收了钱还骂人家,对方又送来10万元

2010年起,成都新津县先后将县环卫所、工业园区、镇乡负责的环卫作业及绿化管护项目通过市场化招标后进行服务外包。余燕义负责这项工作的招投标以及日常考核,掌握着手底下所有环卫公司的“生杀大权”。

在评标环节,他会作为业主代表参与评分,如果哪家公司事前跟他打过“招呼”,他就会给这家公司打高分。但这个忙可不是白帮的,每次余燕义大笔一挥,都会有商人老板主动上门为余燕义送上“润笔费”。

看过材料,收钱上百次

经查,2010年至2021年间,余燕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环卫作业、绿化管护项目招投标以及日常考核等事项上提供帮助、谋取不正当利益,先后多次收受他人所送财物共计135万余元。期间,其还以个人名义多次出借款项给管理和服务对象,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利息收入达126万余元。

曾有环卫公司给余燕义送上1万元钱希望他给予关照,但在第二天的一次大会上,余燕义却把这家公司负责人大骂一顿。老板顿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旁人点醒道,“被骂是因为钱没给够,余所长不高兴”。恍然大悟的老板又给余燕义送去10万元钱,这才让余燕义顺了心。

“甚至都搞不清楚纪委是做什么的”

2010年11月,余燕义与他人共同出资注册了一家公司,后为规避公职人员不得经商办企业的规定,遂将其所持公司股份无偿转至其朋友徐某名下,但公司实际仍由余燕义控制。

2011年至2021年间,他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多次帮助自己的公司中标。同时,为攫取更多利益,余燕义还通过虚增员工工资方式,直接从公司套取资金486万余元自用。

2016年,因违规经商办企业,余燕义被给予组织处理,但他却把组织的提醒当“耳边风”,继续暗度陈仓,做着自己的买卖。

此后,余燕义对信访举报的事情均予以否认,并称违规经商办企业的问题已整改完毕。

“当时真的没当回事,甚至都搞不清楚纪委是做什么的。以前单位组织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时,甚至还嘻嘻哈哈没有警醒反思,真的是无知啊!”余燕义在镜头前痛哭流涕地说。

余燕义后悔不已 来源:廉洁四川

对“小官巨腐”必须零容忍

2014年11月,河北省纪委曾通报了多起“小官巨腐”腐败案件。对此,河北省纪检机关相关领导表示,在这些“小官巨腐”案件中,反映了在权力监管方面,“小官”也有大权、特权。这些所谓的“小官”,有的掌握着特殊资源,比如供水、国土、教育等,有的控制着垄断行业,比如车管、医保、电、气等,有的是一把手,在所辖区域和行业“具有绝对的权力”,时刻面临着各种诱惑腐蚀。对这些所谓“小官”的监督,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有时即使有监管也显得疲软乏力,导致“小官”蜕变为巨贪。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小官”之所以能“巨腐”,正因为其手中掌握着重要的资源,加上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致使其在基层肆无忌惮、疯狂敛财。张思宁建议,应从制度上加强对基层官员的约束,通过强有力的监管和监督,使其不敢腐、不能腐、最终实现不想腐。

(资料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 新华网)

【责任编辑:树林】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