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留给辽沈大地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班四十七万多封来信的幕后故事
编者按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也是雷锋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60周年。2022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前夕,辽宁日报曾独家采写刊发我省启动“人民群众致雷锋班来信研究课题”项目的消息,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日前,记者再次实地探访“雷锋班”,深入采访多位亲历者和研究人员,听他们讲述更多关于“雷锋班”47万多封来信的幕后故事。
60年,47万多封来信,因为一个人,因为感动,因为崇敬,更因为一份共同的信念与信仰!
1963年1月7日,雷锋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之后,收信地址为“雷锋班”的来信便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今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前夕,本报记者再次探访“雷锋班”,近距离瞻视这些信件。这些信件装满了一排又一排的柜子,厚度不同,形式各异,有着鲜明的年代印迹。小心地翻开每一封信,诵读着其中充满真情实感的话语,可以感受到雷锋精神深刻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有的人在信中探讨人生价值,有的人在信中畅谈远大理想,有的人表达出对传承雷锋精神的思考和建议……雷锋,是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种!在他离开的日子里,人们把对他的思念融入信笺,寄往“雷锋班”,也把传承雷锋精神的期望寄予“雷锋班”。
抚顺雷锋学院特聘研究员周道海曾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员,一直致力于挖掘这些信件背后的故事。他对记者说:“如果说中国人民谱写了一部学习雷锋精神的壮阔历史,那么这些书信便是这段历史的明证,也是一笔留给辽沈大地的宝贵精神财富。”
“雷锋班”第一封来信发自边疆
一摞摞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书信,被珍藏在“雷锋班”储藏室的文件柜里。翻开这些信件,纸张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消退,有些已模糊不清甚至难以辨认。
“雷锋班”收到的第一封来信写于1963年1月10日,落款是“3064-81有线电班全体同志”。信中说:“亲爱的战友们,你们好!首先热烈祝贺你们荣获‘雷锋班’的光荣称号,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我们全体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光荣……我们生活在祖国寒冷的北方,然而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给予我们的光和热将产生迎战冰雪、驱寒御风的巨大力量……”
这封来信摆放在展柜的最前面,信封是用报纸自制的。这是祖国边疆的战士写给“雷锋班”的信,所表达的情感热烈、真挚、丰富。
“时隔六十载,读起这封信,依然热血沸腾。”周道海激动地说。给“雷锋班”写信的有工人、农民、军人,也有学生、教师,还有很多单位和集体,无论寄信者从事哪种职业,用哪种形式书写,信的内容是什么,文字中都充满对雷锋的真情实感。
从来源看,最多的是学生来信,他们通过信件表达对雷锋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从内容看,有表达致敬和景仰之意的,有提出学雷锋活动建议的,有希望合作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也有寻求帮助的,其中一封信还用鸡毛信的形式表达求助之紧急。从文字看,大多数的信用汉字书写,还有一些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甚至还有一封盲文信。
从寄信地址看,既有来自国内的,也有来自海外的。从篇幅看,最长的一封来信写了128页,分别装在6个信封里,表达了对雷锋的热爱、对雷锋英年早逝的痛惜之情,分析了当时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学习雷锋活动的一些建议;最短的一封信上只写了一句话:“听了解放军叔叔的报告,我决心做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信封上只要写上“雷锋班”三个字就能准确送达
写给“雷锋班”的信,收信地址各不相同,有的写着“沈阳军区雷锋班”,有的写着“辽宁抚顺雷锋班”,有的只有“雷锋班”三个字。这些地址不详尽的信件是怎样送到“雷锋班”的呢?
周道海解释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后,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学校、工厂、机关各单位都开展了‘给雷锋写信’这样的活动。当时有个小学生不知道具体地址,在信封上写了‘沈阳军区雷锋班收’。这封信被辗转送到了当时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手中。司令员特批,只要收到写有‘雷锋班’三个字的信都要及时转达,并在部队内部开了一条转送信件的专线,这条专线一直沿用到今天。”
赵宏光曾是“雷锋班”第18任班长。他说,每次读来信,都能深刻地体会到老班长雷锋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分量,“老班长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人们遇到困惑还想找他倾诉,遇到困难还向‘雷锋班’求助,这就是雷锋精神产生的深远影响”。
为了积极回应写信人的热情,“雷锋班”的战士用执勤、训练的空闲时间以及午休、晚上休息时间回复信件。赵宏光回忆说,全班7名战士实行“包片制”,按地域划分回复范围。
回信不仅要及时,质量也必须高。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统一标准,战士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予回复。后来,来信数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很多来自大学的信件,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还有用英文写成的国际信件。“这就给回信的战士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赵宏光说,“入伍时,有些战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连里就专门请来老师给大家讲授书信写作知识、教英文。为了老班长,为了‘雷锋班’的荣誉,所有的战士都下了很大力气,非常用功地学习。”
时钟指向晚上9点整,伴随着熄灯号声响起,营房中绝大多数房间的灯都熄灭了,只有“雷锋班”的学习室里还散发出亮眼的灯光。这是因为,部队特批:“雷锋班”战士可以在熄灯号后继续给全国各界群众写回信。
许多年,这灯光已成为连队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60年间的来信反映社会脉搏和主旋律
“你吹冷风,我们学雷锋;不怕别人叫我们傻大兵;雷锋的事迹记心扉……”这是“雷锋班”的班歌《雷锋的传人是我们》,是融入赵宏光血液中的一首歌,直到今天,他还时不时地吟唱几句。
这首歌创作于1992年,赵宏光时任“雷锋班”副班长。他说,当时正值市场经济大潮初起,社会上出现了物质至上的不良风气,个别人开始对学雷锋做好事进行冷嘲热讽。群众来信中,有人对这种不良风气予以驳斥和抨击,写出“你吹冷风,我们学雷锋”这样的话,深深地触动了班里的战士们,并创作了这首班歌。“这首歌的歌词听起来就是大白话,但却是我们当时的真实感受,因为我们每天都能读到那些感人至深的来信,深切地感受到那么多人依然衷心地热爱着雷锋、呼唤着雷锋、以实际行动学习着雷锋。”
时隔多年,周道海仍记得20多年前那封署名为“刘晓明”的学生来信。刘晓明在信中说,现在有的人不愿意学雷锋,却希望别人学雷锋,让别人为他奉献。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那谁来学雷锋呢?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从自我做起。“那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么深入的思考,这点让我很感动。”周道海说,“一个人总会碰到雨天没带雨伞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在雨中为他撑起一把伞,就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
60年来,一代又一代“雷锋班”的战士都会根据信中的线索,想尽办法为需要帮助的来信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为那些“雨天没有伞”的个人和家庭撑起一把叫做雷锋精神的“爱心伞”。
60年,47万多封来信就像时代的晴雨表,内容各有不同,而人们对雷锋的景仰却是相同的、始终如一的。
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民群众致雷锋班来信研究课题”正对所有来信逐封进行数字化处理、电子化保存,并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进行整理研究。项目组负责人英明说,经初步梳理发现,从时间上看,给“雷锋班”写信有三个明显的高峰期,一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后,二是在改革开放后,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雷锋生平和事迹展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学雷锋的新一轮热潮,“雷锋班”收到的信件短短几年间就达到上万封。对这个时间段的来信运用知识图谱方法进行检索,发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榜样”“道路”“伟大复兴”“奉献”“传承”“力量”“建党100周年”“伟大祖国”“现代化强国”等高频词,映射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封封来信中,看到了人民群众对雷锋的深厚感情;一封封回信中,看到了“雷锋班”战士们传承雷锋精神的责任感。英明说:“这些来信雄辩地证明,雷锋精神因其大众性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因其实践性而在现实转化中守正创新,因其普遍性而在弘扬传承中彰显世界意义,因其永恒性而回应时代之问。雷锋精神在21世纪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纸短情长,人们对雷锋的思念仍在继续,并未因时代变迁而失色,历久弥新。
(辽宁日报 记者 张 颖)
【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