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绥中县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做好集体经济“党建引领、发展模式、工作机制”三篇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统筹谋划,在坚持党建引领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发挥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构建起县级统筹谋划、乡镇组织实施、村级具体落实、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组织部突出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农业农村局加强技术指导、引进先进技术,乡村振兴局突出项目带动、汇聚优质资源,实现各级各层面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解读、运营管理、发展路径、典型案例等方面,采取理论授课、集中答疑、基地实训等方式,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同时,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专题培训,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拓宽发展经济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三是开展专项行动。今年年初,县委大力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专项行动,96个薄弱村逐村研究制定发展计划,乡镇党委实行“一村一策”,科学统筹产业项目、资金资源,坚持挂图作战、集中攻坚,督促、指导薄弱村按照规划实施,切实取得收益。截至目前,全县有1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4%,同比下降27.6%,2023年底前将全部销号;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18个,占比41.8%,同比增长12.4%。
整合资源,在创新发展模式上下功夫
一是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围绕绥中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组建282个党群共富责任区,推动地域相邻、产业趋同的村与村党组织建立29个产业联合党委,协调各乡镇推进“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推动党组织或党员致富骨干领办创办合作社57个,形成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的“党群共富”格局,拓宽集体经济和党员群众的增收渠道。二是探索“红色产业”发展途径。结合绥中县实际,整合辽西第一个党支部、辽西抗日义勇军事迹展示馆、老县政府旧址、刘福余烈士墓等红色旅游资源,把绥中长城、滨海旅游等景区与红色景点串联起来,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教育培训+旅游+商贸”的链条式产业格局,将当地农民紧紧吸附在红色产业链上就业创业。辽西第一个党支部每年吸引游客近4万人,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能增加15万元,带动村民5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2000余元。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采取“集体经济项目库+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模式,不断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扶持力度,整合各级资金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倾斜,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光伏发电、果蔬大棚等产业项目,积极推进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组建“飞地经济”联合体,建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园区和乡村振兴产业园区,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范家满族乡使用衔接资金310余万元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带动全乡10个村提高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压实责任,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抓基层党建促项目。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进一步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发挥党委书记抓党建的示范效应和“书记项目”的引领作用。宽邦镇党委书记将棚菜小区项目作为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利用“飞地”方式解决薄弱村缺乏土地资源的问题,带动6个薄弱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二是加强集体经济工作调度。乡镇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实施“每周报告、每月调度”制度,对各级财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村和薄弱村进展情况定期调度、逐个推进、跟踪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三是切实加强督导检查。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各级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村进行跟踪检查指导,强化集体财产监管,确保扶持资金发挥作用。同时,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各乡镇绩效考核、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体系,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中共葫芦岛市绥中县委组织部 王勇
【编辑: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