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连交通运营格局,助推沿线经济协调发展。11月26日,中建二局“建证·城市更美好”开放日(第27场)走进大连地铁4号线项目,与大家一起探索中建二局助力交通强国、服务区域发展的前进脚步,共同建证“地下蛟龙”--“超越6号”的始发瞬间。
该项目作为生态科技城、梭鱼湾两大功能区无缝接驳的重要载体,意义非凡。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核心区北部东西向的客运通道,对支持大连市中心城区功能布局、用地、产业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攻坚时间关 日干夕惕提速度
盾构机是地铁建设的核心装备,盾构选型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大连地铁4号线西松区间盾构始发地层主要为中风化白云岩,最大强度达102MPa,对刀具及刀盘的要求极高。建设者们通过现场查勘、专家论证等方式,加强盾构设备的适应性选型,并采用滚刀以应对岩石挑战。
建设过程中,项目根据风险源位置,编制盾构机换刀方案,提前确定盾构开仓换刀具体位置,规避后期盾构掘进中频繁开仓换刀风险。技术人员还进行了专项加密补勘,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地质参数。
项目西北路站北侧结构距离施工围挡仅3米,在狭窄区域内需要完成盾构机刀盘吊装、组装、焊接作业与龙门吊安装,复杂的立体交叉作业让盾构机下井变得棘手。经过多方协调,项目采用盾构分批下井、总体组装始发的方法,抓住夜间车流量较小的有利时机,对附近交通流进行临时导改,仅用3天时间就顺利完成盾体分批次吊装任务。
潜底越管网 “穿针引线”破万险
盾构始发是盾构掘进的重大风险源之一。“航油管线、可能存在的可燃气体,就如同安全、进度的‘拦路虎’,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要兼顾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对我们来说是个严峻考验。”项目负责人刘行说。
面对“拦路虎”,建设者按管理程序要求,第一时间与产权单位联系,制定详细施工方案,设置试验段,根据相邻区间施工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决定采用“带压匀速掘进通过”的方式组织盾构施工,进一步优化土仓压力和掘进参数,减少盾构施工前期地层变形。在掘进过程中,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合理控制注浆压力,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后期地层变形。
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现场成立由五方责任主体组成的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工作小组,结合实际建立完整的定岗和值班管理体系,建立现场值班制度,有效解决异常施工状态和异常施工参数处置措施不到位、风险静态评估和动态管控脱节等问题,确保顺利完成节点目标。
挑战“零沉降” 精准把脉解难题
在这场穿越之旅开始之前,项目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施工方案,邀请专家把脉、组织技术人员对盾构掘进与地表沉降的机理做出理论分析,明确了地质条件,并针对性建立预防机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项目针对不同地层、不同阶段制订科学方案,反复模拟论证掘进过程。在始发前,项目部提前对管线和建构筑物等重要部位布设监测点,指派专人对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实时反馈地面变形曲线信息,及时优化调整掘进参数,控制好盾构姿态,避免盾构大幅纠偏,确保土仓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同时,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注浆量,保证同步注浆的及时性及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为确保盾构机能够以最好状态投入到施工中,盾构基地的专业维保班组还对盾构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的升级、细致的检修,对易损坏零部件进行清查与备货,为盾构机掘进创造有利条件。
地铁向前,一条连接大连核心区北部东西向的快速轨道通道即将建成。
【编辑:乔宇】
【审核: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