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的重要讲话精神,服务支撑省委关于“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始终坚持促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学院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打造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
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打好农职教“改革战”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服务“三农”为根,富民为本,强农为魂,擘画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创新构建实施“1+N”乡土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研究成果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着力“金专”打造,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具体要求,打破传统农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布局,系统化构建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等八大特色专业群。锚定校企协同育人,探索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牵头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园艺等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数字职教建设,顺利入选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农业鲁班工坊落地加纳,签署了首批“墨子工坊”建设项目,研究制定的4项职业标准获坦桑尼亚官方认证,园艺技术专业获英国培生BTEC认证,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党建引领强农兴农,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学院党委坚持聚焦农业主战场不动摇,服务“三农”方向不偏离,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源、产业”优势,聚力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辽宁“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组建科技特派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科技副镇(乡)长等,组织党员教师进村入户、赴田间地头、赶农村大集,年均千余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乡村振兴 科技兴农”“农机技术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电商助农”等主题党日活动,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农产品营销策略等送到农户手中,面对面解答农民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秧苗枯黄、羊绒绒粗”等难题,让党旗在服务“三农”一线高高飘扬,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年均培育高素质农民、农技人员万余人次。驻村工作队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殊荣。
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培育大批乡土人才
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关键抓手,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图说思政”“梅课新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推出千余份文本,辐射万余名师生,为提高育人成效注入了强劲动力。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创新形成“双三加”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田野里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厚植了学生“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职业情怀。建设四史馆、校史馆等校内教育基地,建造“农耕园”“农梦园”等文化景观,打造了师生乐受其中的精神文化家园。实施“专+创+劳+美”四维一体素质教育模式和“耕读互融互促、德能共育共生”耕读文化品牌并荣获教育部“一校一品”学校和“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打造人才强校保障
学院党委针对引领发展精准发力,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养、治理能力。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根“黑土地”办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不动摇,筑牢干部“立足乡村小镇,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信心;强化理论引领,坚持用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谋思路、做工作。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技术能手,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营造了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断提高,勇担使命、攻坚克难,切实将 “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信念转化为务实行动和有力举措。仅2023年学院教师荣获全国农业技术能手、辽宁省技术能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及黄炎培杰出教师、“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省教书育人模范、省职教名师、省专业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累计14人次。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筑牢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推进党建工作“一融双高”,探索“校村支部共建”,以其为平台,打通服务“三农”最后一米。坚持强化思想引领,创新组织生活载体,党课上在田间地头、党日活动开在温室大棚、党小组讨论在猪场羊舍,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对标联创”活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1个国家级、2个省级“样板支部”通过验收。扎实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提质增效,获批省级建设项目2个。深入开展“党建创新”工程,推进党建理论研究,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获省级优秀研究成果2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黄简一】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