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热烈祝贺辽宁党建网发表的稿件被国家宗教局网站转发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两学一做”常态化征文通知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通知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4-05-06 星期一  
>
关捷:《不朽的人民英雄——抗美援朝英烈的故事》出版发行
来源:辽宁党建网 红色文化 阅读量:5430 发布时间:2024-02-20 15:23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2月3日,关捷编著的《不朽的人民英雄——抗美援朝英烈的故事》由沈阳出版社出版。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沈阳市重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项目,关捷为该书写了序言和跋,对相关的史料进行了文学性“大手术”,让抗美援朝英烈的成长经历、战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新读本。就在同一天的晚上,由关捷执笔的长篇小说《辽阔》杀青,100天成就20万字。

微信图片_20240220151848.jpg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关捷面对面交流,他那深邃的眼神中写着爱与恨,吐字清晰有力。每每谈及笔下触动灵魂的英雄人物,他隐隐含泪的双眸与清傲激愤的神态,瞬间动人。理性时如同钢铁战士,感性时又像天真的孩童,他的个性如此鲜明。

微信图片_20240220151849.jpg

关捷,1960年10月生,辽宁沈阳人。沈阳日报原高级记者、国家一级作家、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篇报告文学《人民艺术家李默然》《铁血军魂——一八O师在朝鲜》《日本,你必须还我天道》分获第八届、九届、十届辽宁文学奖;《寻找英雄》一书曾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焦点访谈、《求是》杂志新媒体、《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网站重点推介。关捷曾是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多部专题纪录片的主讲嘉宾。

英雄家族的基因传承

关捷是满族人,出身于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小时候,关捷经常听父辈讲先人的英雄故事,讲抗战时沈阳的族人做出的应有贡献,毁家纾难,出人出力出钱。“爱我高天,爱我厚土。社稷兴亡,赴汤蹈火。”的祖训,留给他深刻的印象。

关捷的父亲曾希望他能学理工搞技术,但偏偏他对文学充满了热情地向往。八九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读儿童文学作品。13岁的时候,半懂不懂地读鲁迅的单行本。15岁的时候,他参加了学校里的文学社。青年时期,他读完了大部分中外文学经典,这让他一直很受益,他说这些经典让他看到了人类最绚丽的光。19岁时,关捷报名参军,在解放军的大熔炉锤炼了勇毅担当的品格。

此后,当过1年工人,做过10年教师。32岁时关捷辗转走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之路,他采写了大量充满英雄主义情怀的作品。

1993年6月,关捷进入辽宁《青年时报》做记者不久,便采写了《惊心动魄的锦西假兵案》。他单枪匹马赶到辽宁锦西(现葫芦岛市),冒着生命危险,艰难采访数日,掌握了300多名“假兵”的第一手材料。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还被《法制日报》《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

上世纪90年代,关捷注意到一些青少年为追星而近似疯狂的举动。他忧心忡忡,在一次业务研讨会上,关捷提出了采访计划-以爱国主义影片中英雄的原型人物为线索,走遍大江南北找到他们,写出其历史和现实生活,这样的文章有吸引人的故事,会引起青少年和读者的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创意,至今听起来仍令人拍案叫绝。

寻找英雄万里行

30多年前关捷策划的《寻找英雄》系列报道,第一个关注的就是“江姐”,她的原型人物江竹筠烈士,牺牲时年仅29岁。她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样,后来她的孩子怎么样了?带着疑问,关捷多方寻访她的战友和儿子。文章发出后,读者对江姐的高洁品格更加敬佩,良好的反响使关捷坚定了继续采访下去的决心。

接下来他马不停蹄,到河北白洋淀采访《小兵张嘎》中张嘎的原型赵波,到山东沂南一个小山村采访《沂蒙颂》中红嫂的原型人物明德英,没想到90岁高龄的明德英竟然是一个聋哑人,在她儿子的讲述中,“红嫂”用乳汁救活受伤的八路军小战士等经历令关捷几度哽咽……《上甘岭》中张连长的原型张计发,《地道战》中高老忠的原型王玉龙,《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的原型杨育才,还有李向阳、郭建光、方勇、洪常青等几十位英雄原型都被关捷找到,一次次精彩的对话,一句句感人的情思,流淌在关捷的笔端,涤荡着读者的灵魂。

为了寻找《鸡毛信》中海娃的原型秦玉根,他在华北地区顶风冒雨走了七八个乡镇,一辆黑车司机竟将他扔在半路,还敲诈了他双倍的车费。但只要想到采访对象,关捷依然步履坚定。

一篇篇有血有肉的人物报道发出后,感动了抗日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杨成武,老将军亲笔题写“寻找英雄万里行”几个字送给关捷。同时,吕正操、孙毅、刘志坚、向守志等开国将军也先后为其题词。1994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关捷采写英雄的故事。随后,《中国青年报》一版刊发了长篇通讯《情系英雄》,中央电视台与关捷合作的《“焦点访谈”特别节目一<寻找英雄>》播出。从1995年3月至今,《寻找英雄》结集重印四次,累计发行量达15万册。关捷由此被称为寻找英雄的“英雄记者”,成为新闻界的“新闻人物”。

执守信念不会改变

在关捷的心里,英雄是实实在在的,可学可做的。30多年来,关捷不仅竭尽全力找寻电影中英雄的原型,还采访了各条战线涌现出的英雄。近年来关捷跨界搞文学创作,他关注与国家民族发展息息相关的一切,蝉联三届辽宁文学奖。

让关捷备受煎熬的著作就是《日本,你必须还我天道》。2015年5月,毕业于北大的硕士童增先生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童增多次代表在二战期间深受日军残害的慰安妇、劳工、战俘、难民向日本政府索赔,一干就是25年。经过采访,关捷被童增先生的凛然正气所触动:“这就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于是,他决心为童增先生树碑立传:“我觉得我有责任,如果不写,我会备受良心折磨。”

长篇报告文学《铁血军魂——一八O师在朝鲜》是关捷与儿子关霄汉共同完成的。2016年夏,在成都,百余位一八O师老兵将亲手制作的“中国军马奖"奖牌送给他们,关捷激动地说:“这是我得到的最高文学奖项。”

“文学存在的价值,在于让低头赶路的人仰望日月,日月始终存在,并与人类共存亡。”关捷表示,写作会一直延续下去,如同向前行走的生活。(文字:王立欣 摄影:高磊)

【编辑: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