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4-12-05 星期四  
>
如何讲好“行走党课”
来源:辽宁党建网 党建评论 阅读量:15069 发布时间:2024-04-12 15:35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党课是党内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也是对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洗礼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要求,党史学习教育要联系实际、突出特色、务求实效。“行走党课”作为顺应“四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党课学习形式,通常指在提前规划的红色线路中,通过红色展馆中的人物、事件、档案、遗物等进行由点及面的阐述、宣讲大的道理,对行走的听众以启发并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

走新:“行走党课”创新党课教育形式

与传统党课相比,行走党课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坐而闻道”到“行而论学”:党课学习“动”起来

行走党课改变了以往“领导讲”“专家谈”“你讲我听”的“坐而闻道”授课模式,而是以党性洗礼为核心,将党史、社情国情与学员的生活、工作相融合,通过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讲一讲、想一想、说一说,将党课学在陈列馆内、红色遗迹前,讲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和群众门口,一地一案例,一行一课堂,以“走学”的形式创造沉浸式学习氛围。理论专家、红色讲解员、事件亲历者、行业精英在行程中都可以参与讲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道身边的理,使党课学习在多维互动中融入日常,也让学员在“接地气”的过程中“看得真实、听得进去、学得明白”。

“单向灌输”到“情景体验”:党课学习“活”起来

传统党课专题式授课、做报告的教学形式更倾向于“单向灌输”,讲授者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较为系统的内容设计把某个主题讲解清楚。这种教学形式对于一些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是必须的,但不足就在于缺乏现场体验和情景互动,共情的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经过精心设计的行走党课通常采用现场讲故事、唱红色歌曲、观情景剧、读经典史料、亲历者分享、政治仪式、拍摄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理论知识和党史故事合理交融穿插,教学的互动性、开放性以及教学内容的贴近性、丰富度和鲜活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参与者创造了亲近历史、触摸史实的体验感,在共情共鸣中增强政治引领的效果。

“宏大叙事”到“见微知著”:党课学习“近”起来

行走党课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最终还是通过一系列载体反作用于教学内容,是对党课教学内容的拆分和重构,而最终指向仍然是准确、丰富地传递党课理论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正是因为处于“行走”之中,故而更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微处理”、“微设计”,主题聚而精,时间短平快,聚焦本质性内容,从展示的具体材料中凝练小故事、提炼真问题,从小切口触类旁通、讲透讲深。从承载行走党课的图片、视频、物件等真实、生动、鲜活的具象中,揭示背后的深层寓意和内隐规律。因此,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行走党课的重要特点。

走心:新时代“行走党课”的创新思路

行走党课通过场景带入、沉浸体验、思想升华三个层面启发和引导参与者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深受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欢迎和喜爱,是对传统党课的一种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问题,行走党课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走“新”到走“心”,切实提升行走党课的教学效果。

坚持“三个结合”,备足“料”

一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行走党课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依托面前陈列的史料和史实的基础上,将某一个党史人物、事件或者精神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讲清楚。但是,行走党课不仅仅是要还原和复述“历史的真相”,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启迪学员从党史学习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汲取经验教训和智慧力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转化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气和力量。二是典型与一般相结合。行走党课在把各个事件、人物或者杰出精神典型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将之具体化、人格化。典型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高大全”,将典型的塑造寓于具体生动的事例之中,善于将党史中的典型和现实中尤其是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使党员觉得典型离得近、信得过、学得会,也能从形象、生动、可信的榜样中受到教育和感化。三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行走党课就是不依赖理论工作者提前编著的教材,而是充分挖掘“躺在”故纸堆、红色博物馆和各种陈列馆馆中丰富的文化基因,利用和依托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激活红色资源,如“学习强国”、“党史学习教育”微信公众号、云课堂、各类党史陈列馆线上平台资源,也可以探索开发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人机交互等新形式,让学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红色“养料”,在立体知识供给中重温历史时刻。

明确“三个导向”,增添“味”

一是目标导向。行走党课看似是“碎片化”学习,实际上是要求以正确党史观为指导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以统一延续、多维度多视角地展现特定主题,抵制和批判割裂历史、否认历史、歪曲历史的一切倾向和行为。因此,行走党课的目标是要实现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的“大教育”环境,延伸党课教育的现实触角,最终是为了提升党课学习效果,引导学员在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创未来。二是问题导向。行走党课不是观光旅游、走马观花,而是在行走中通过一个个历史片段去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虽然取得“两大奇迹”、“三件大事”、“三次伟大飞跃”等伟大成就,但是,如何继续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中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就需要从党史学习中感知真理力量、传承光荣传统,最终“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三是明确价值导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在瞬息万变的生活面貌和剧烈的国内外形势变动中也会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个人、家庭与社会等现实问题。各地丰富的党史资源中蕴含着无数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中国革命事业、为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的贡献甚至牺牲的鲜活案例,“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历久弥新的精神坐标,有利于引导和增强党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更是克服和改造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对症药。

把握“三个要点”,提升“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思想的力量、现实的启迪、新意和深度,是行走党课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三点:一是要着力把握“逻辑关联点”说服人。行走党课不仅要溯源党史材料的来龙去脉,更要紧紧围绕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发展大局需要,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中精心策划和设计选题,把握“静”的文物与“动”的现实之间的内在逻辑契合点,做到切中要害、微言大义,让学员们在行走之后能感觉如获至宝、如饮甘泉,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增强党性、凝心聚力。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亮点”打动人。行走党课要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课前设计,既要根据不同单位性质、工作岗位和年龄的学员特点进行理论准备,也要根据学员不同需求量身打造现场熏陶、故事新说、互动互助、随机讨论、多维专题、多媒体应用等不同载体和途径的教学方式,在行走中注重党课教学的“微”、“鲜”、“活”、“巧”等亮点,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载体打动学员。三是要找准情感“共鸣点”感染人。情感是人们价值观形成统一性的基础,行走党课可以根据学员心理需要和日常思维习惯,采用图、文、音、影等立体形式把党史中舍小家为大家、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等精神品质展现出来,用真情话语、网络话语、对话话语把将无数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事迹娓娓道来,从而让党课教学成为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直抵人心的正能量。

行走党课不仅拓宽了党课教育的覆盖面,还在内容生成、讲述风格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满足了受众的现实需求。新时代行走党课还要继续成为化解正面宣传、理论宣讲难的有效方式,积极利用新媒介赋能教学手段,还要增强宣讲员素养、规避泛娱乐化菜单等方面积极探索“讲好”故事的方式,把党课内容的“书面语”与社会生活的“流行语”结合起来,把民族复兴、国家兴盛的“大主题”与生活实践的“小切口”结合起来,把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英雄榜样与身边立足平凡、创造非凡的普通人联系起来,不断增强行走党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江苏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 孙旭红 第二作者钟小惠 )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