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日拱一卒”形容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干事创业如此,学习党史亦是这样。百年奋斗历程积累了无尽的力量与智慧,只有持之以恒地挖掘整理,我们才能将其中蕴含的潜能释放出来,并广泛地运用于民族复兴的伟业。
下“日拱一卒”之功,当不舍昼夜、勤奋刻苦。学贵有恒,所谓恒不是心血来潮时的三分钟热度,而是细水长流般的不间断努力。学党史就应如此,保持一种科学连续的状态。一方面党史的博大精深,客观上限制了短时突击学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逐梦的奋斗者、复兴的参与者,我们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和意志。而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夯实能力素养。《劝学》有载: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学党史,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只得其形,未得其神”。这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不但不能助力发展,往往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只有“常”下功夫,下“长”功夫,在党史中汲取透彻完整的智慧,个人成长才健康均衡,未来发展才能动力不断、永续不竭。
下“日拱一卒”之功,当步步为营、扎实稳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接近复兴梦想。但越是行至此处,越要慎终如始、步步为营。民族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大势的同时,咬定目标不动摇,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才能从容应对。这份自信从何而来?就藏在百年党史之中。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前进有方向。党史之伟大不仅仅是为发展提供具体思路,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人信仰、催人奋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凝聚着无数先烈智慧的党史,唯有含英咀华、细细品味,才能真正得其真谛。所以每次品读,都要有所得、有所悟。不要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党史只有“学而时习之”,才能常学常新。一条路反复走,时间久了自然能够轻车熟路、步履稳健。
下“日拱一卒”之功,当寻求突破、耐心积累。积跬步、汇小流是中间态,至千里、成江海才是最终态。如愚公移山般深研党史,就是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蓄力。我们也只有怀揣突破的梦想,并耐心走过积累阶段,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笃行量变质变的哲学原理。无数先烈深知自己可能无法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但依然选择投身革命,他们甘愿成为胜利之路上的一块铺路石。“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一块铺路石作用有限,但无数的铺路石团结在一起,我们就迎来了伟大的光明与胜利。这种耐心积累既是党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学习党史应当秉持的态度。日复一日的系统学习,一定能建立起党史体系的高楼大厦。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党史犹如沃土,只要悉心耕耘,定会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应当投身其中、建功立业。拿出“日拱一卒”的态度和行动,让党史成为实现伟大复兴的起点!
作者:冯琳茹 李旭东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