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布局求实效建设滨海新盘锦 |
——盘锦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巡礼 |
2012-05-09 10:58 作者:宋凯涛 牛泽群 |
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河海交汇,苇浪起伏,鸥鹤起舞,稻花飘香。“湿地之都”、“鹤乡”、“黑嘴鸥之乡”、“天下奇观红海滩”等响亮的风光名片,传唱着盘锦的自然魅力。
这是一座朝气蓬勃的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等沉甸甸的荣誉称号,书写着盘锦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英雄诗篇。
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盘锦辽东湾新区已成为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最大的经济区,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盘山县荣获“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县”称号,大洼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等三大旅游载体全面启动建设;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300自升式钻井平台成功下水,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优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盘锦大地上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正是盘锦向海发展、争先进位的源头活水。创先争优活动,为建设生态盘锦、宜居盘锦、和谐盘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精心布局谱就盘锦模式
“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她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在大洼县田家学校的德育展室里,一堂“少年党课”正在进行。几名小学六年级的少先队员,用稚嫩的嗓音为同学们娓娓讲述着党的历史。这是盘锦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的“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盘锦市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党建展览室,发放党的知识教育读本,定期举行党课故事会,组织学生为老党员、老模范提供志愿服务。
见微知著。“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折射出盘锦市创先争优活动独具匠心、全面开展、谋划有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盘锦市委精心布局,创新载体,因地制宜,形成了完善、系统、科学的活动体系。
——在社区,以“四联建”活动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建立了以县区委为领导者、街道(乡镇)为组织者、社区为实施者、驻街单位为参与者的活动体系,社区与驻街单位工作联抓、环境联治、服务联手、文化联谊,共建幸福和谐家园。如兴隆台区渤海街道景园社区党总支,邀请油田医院心理咨询科的医师到社区开展无偿心理咨询,共调解邻里纠纷37件,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60余次。
——在企业,发挥党建工作的核心作用,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促和谐、添活力、增效益。向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在凝聚职工队伍、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培育企业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选派到兴隆大厦三百有限公司的党组织书记张冰洁,带领公司11名党员访骨干、找同行,多方问计,向公司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被采纳23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在农村,将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根据党员地域相近相邻、从业相同相近、年龄相近的情况,设置党支部,形成了党组织设置“1+N”模式,为农民致富增收保驾护航。此外,盘锦市探索实施村企共建“1+N”模式,由一个企业与几个村级党组织组成党委,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地用人问题,又促使企业助困助学,反哺农村,实现双赢。辽宁鼎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大洼县西安镇高坎村、洼边子村共同组建了联合党委,鼎旭公司投入50万元为村里修筑村路,安装路灯,并专门设立奖学金,对村里的贫困学生进行重点帮扶。
——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以“争当学郭明义先进集体、争当学郭明义先进标兵”为重要载体,引领各级党组织、党员以郭明义精神为内在动力,在为民服务中创先争优。全市共建立“郭明义文明示范岗(号)”5724个,“郭明义文明服务队”815支,掀起了学习郭明义、深入创先争优的热潮。
务求实效书写盘锦特色
“亲戚来了,亲戚来了!”盘锦市双台子区85岁的李大爷一边念叨,一边擦去眼角的泪水。他家来的不是亲戚,而是盘锦市邮政局的王艳、侯宪刚等4名干部。他们是带着豆油、米面等生活用品,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来走访的。这是盘锦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创先争优助基层”活动的一个场景。
从“下基层”到“助基层”,只有一字之差,却在态度、方法和效果上存在很大差别。“万名干部大走访,创先争优助基层”活动实现了全覆盖——市几大班子领导每人联系1至2个乡镇(街道),帮扶一个贫困户;市直90家单位与全市29个街道、27个乡镇结成共建帮扶对子,市直部门的491个科(室)与308个村、183个社区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市、县(区)、乡镇1.6万余名干部每人帮扶1个贫困家庭;选派1473名干部到491个村(社区)驻村指导。万名干部大走访,带去了政策和温暖,带回了详细的民情日记和有的放矢的思考;基层迎来这些“亲戚”,得到了信息、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解决了困扰发展的难题。在历时两年的“万名干部大走访,创先争优助基层”活动中,广大干部党员开展义诊、汇演等公益性活动300余场次,帮助基层解决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1405个,带来经济效益4880万元。
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学习郭明义、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盘锦市运输管理处将道路运输客运、出租车、货运和机动车维修等6项行政审批项目及20项服务项目全部集中到市公共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受理、办结,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盘锦市直属运输管理所针对货运车主提出的“出车回城时间和管理所办公时间对不上”的难题,推出了延时服务和上门服务,全所干部职工平均每人每天加班达3小时,全年义务献工累计近4万小时。盘锦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打造“一号”品牌服务,一个电话为群众解答关于人力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全部政策法规及办事流程,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咨询难的问题。盘锦市教育局通过“送教下乡”、“城乡教师手拉手”等活动,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和有序流动。盘锦市妇联扎实开展“妇女之家”创建工作,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大洼县公安局推行24小时警官值班制度,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大洼县工商局派驻机构常驻园区,为城区建设和园区建设提供全程跟踪的“保姆式”服务。
“血栓拴住了我的胳膊腿,但没拴住我的两片嘴。”这是盘山县“土专家”、原高升镇多种经营助理周忠孝常说的一句话。身患脑血栓,又已经退休,他本可以在家休养,但他又来到甜水镇九间村,在“民情服务站”蹲点100多天,向瓜农传授甜瓜种植栽培技术。作为盘山县为民服务、乡事村办的重要平台,盘山县在30个村设立了“民情服务站”,遴选乡镇常驻干部70名,派驻技术专家48名,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截至目前,盘山县各“民情服务站”为群众办实事13900余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5万多人次,为受灾户、困难户捐款捐物总值190万余元。
“把群众的肯定当作工作的动力。”这是盘锦市委书记孙国相同志在调研全市创先争优工作时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指明了盘锦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方向,体现了盘锦市创先争优工作的特色——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无私奉献彰显盘锦力量
“盘锦河蟹产业第一人”田守诚,牢记党的富民使命,以三十年的不懈探索,攻克了河蟹人工育苗、区分黄绿种蟹及控制幼蟹性早熟等多项技术难题,开创并发展壮大了盘锦的河蟹养殖产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已经年过八旬的田守诚老人协调有关部门投入30万元资金,在多条河流投放蟹苗和扣蟹进行野养,使群众增收3600多万元。他不顾年事已高,经常下乡或通过互联网义务指导农民养蟹;坚持搞调查研究,为壮大河蟹产业出谋划策。他的心里,永远装着党,装着百姓,装着兴业富民的信念。
“天天吃饺子,回家晚了也没人说,多好啊!”这是盘锦市园林管理处绿化工程公司党支部书记、队长刘志忠打趣自己的话。而熟悉他的人,听了这句话,第一感觉是心酸:当年他投奔妻子,从部队转业到盘锦工作,没想到妻子的单位又搬迁到了外地,夫妻常年两地分居。妻子怕他吃不上饭,回来探亲时就给他包一大堆饺子。但是,刘志忠并没有因生活的不便影响工作,相反,他白天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夜晚读书做笔记,节假日主动替同事值班,攻克了盘锦盐碱土壤不长树的技术难题。在创先争优活动期间,绿化工程公司接到盘锦市建市以来规模最大、沿线最长的绿化工程——向海大道两侧绿化改造任务。自开工以来,刘志忠每天早上都4点钟起床,到工地的各现场协调指挥。工程如期完工了,他却整整瘦了10斤。有朋友见他整天满身尘土,背着一个当兵时发的、已经磕得掉了漆的水壶,就戏称他是“城市里的农民”,他却认真地说:“我是一个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凡事都要对得住这两个称呼。”
“老马识途”是同事们对双台子区城建环保局建工办主任马仁克的形象描述。他曾经用一个月的时间,骑着自行车走遍双台子区的每一条街路,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手工绘制出双台子区第一张城区图;曾经忍受着腰脱病痛的折磨,趴在自己家客厅的地面上绘制了长达5.2米的“六里河治污工程平面规划图”;还曾经连续84个小时奋战在防汛排涝第一线,率先编制全面、详细的“双台子区城区排涝应急措施方案”,为双台子区水利事业及城市防洪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像田守诚、刘志忠、马仁克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如带领全村发展稻田生态养蟹的全国劳动模范、大洼县新兴镇腰岗子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祥玉,选育推广优质稻种取得巨大社会效益的盐碱地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宇,对待患者像亲人的双台子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刘晓辉……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盘锦的创先争优活动争光添彩,彰显了盘锦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迎难而上、勇立潮头的信心和力量。
东风送暖,百花争春。创先争优活动如同浩荡的东风,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吹暖了群众的心。我们相信,盘锦的明天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