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形成干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
党员干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联系活动并定期回访,干群关系密切了,促进了社会和谐
金秋时节,满载着饱满红润果实的货车从瓦房店市李官镇鱼贯而出,看着这一切,李官镇曲家沟村党总支书记牛昌开笑容满面:“屯里通上了柏油路,苹果再也不愁卖了,这得感谢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曲家沟村的苹果品质一直不错,但多年来村里的土路挡住了村民的生财道:大车进不来,小车倒是能进来,但经过一路颠簸,不少果实早就破了相,卖不上好价钱。
市领导前来走访时,牛昌开直言不讳:“俺村尽是土路,直接影响农副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市里能不能考虑帮着修路?”随后,市领导在农村走访时多次听到类似呼声,决定加大“通屯油路”工作力度,并将其列为重大民生工程。如今,全市通屯油路比例达到85%,预计2018年全部实现“屯屯通油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这是大连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10户群众”工作机制以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事例。2011年,大连市开展全市“大讨论”活动,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提出:要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10户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对象要分布在3个区市县、先导区以上。随后大连市委制定了《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等系列实施意见,细化完善这项工作,联系对象涵盖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人、农民等各方面代表,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联系活动并定期回访,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会不会是一阵风,领导前呼后拥而来,撂下问题不理?”群众多有疑惑。但甘井子区市民刘彩洁很快打消了疑虑,市领导轻车简从来走访,一唠就是两三个小时,刘彩洁也打开了话匣子:“弃管楼楼道门窗、下水、保暖设施都需要维修,希望政府能统筹维护。”结果远超预期,大连市从2013年起大规模实施“暖房子”工程,迄今施工面积近700万平方米。
仅今年,大连市就有3923名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39230户群众,收集意见建议1.2万条,全部原汁原味得到汇总,并由市委督查室负责督办落实,如今过半问题都已得到解决。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过程中,大连市不囿于解决一家一户的问题,通盘考虑群众提出的共性问题,将其纳入民生重点工作。除“通屯油路”、“暖房子”工程之外,大连市金融发展局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6项工作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大连市民政局、人社局、卫计委针对群众重病致贫问题出台政策,进一步减轻了患重病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针对社区工作人员收入偏低的现状,大连市经过调研较大幅度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收入。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当面锣,对面鼓,在干群之间搭建了畅通“连心桥”,民意成为执政的坐标系,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赞誉。在此基础上,大连市确定,党员领导干部今后每年两次面对面联系群众,每两年更换一次联系对象,不断扩大覆盖面,使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