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韩雪颖) 曾经,人们提起位于锦州市义县东北部偏僻山区的五台沟村,都不禁摇头叹气,这个村的村民靠天吃饭,集体收入多年为“零”,全村贫困户204户、占总户数的87%。短短几年,人们再提及五台沟村,都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
如今,全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去年五台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销号和全体贫困户脱贫。如今,村民们种杂粮,注册“五台沟”牌商标统一包装销售;家家户户养鸡,每户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种植辽峰葡萄长势喜人;村服装加工厂的订单一个接一个......如今,新建的230平方米的村部宽敞明亮,村党支部、村委会规范开展着各项活动,连续两年被评为锦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锦州市文明村镇标兵;如今,村里脱贫模范、脱贫致富带头人、劳动能手、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女儿等争相评选;如今,村里秧歌、广场舞等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而麻将馆相继关门。
作为全省首批脱贫销号村,五台沟村发生了巨大改变。全村脱贫奔小康的背后,离不开省海洋与渔业厅驻村工作队辛苦努力,更离不开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红冈下的一番“绣花”功夫。
“我们工作队以加强党建为引领,以精准脱贫为目标,以产业扶贫为渠道,努力转变党员干部和群众‘等靠要’思想,树立‘谁脱贫谁光荣’的理念,转变村风民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五台沟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李红冈看来,脱贫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抓实党建工作,让基层堡垒强起来
刚驻村时,五台沟村村部只有20多平方米,不能满足村党支部、村委会规范开展各项活动。村党组织威信高不高,引领致富的能力强不强,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核心。因此,李红冈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扶贫工作的龙头,持续提高支部和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
当工作队提出修建200平方米标准的村部时,多数村干部们和村民代表都不支持,李红冈对村干部们说:“这笔钱我出,村部必须建!”并当场拿出1万元现金交给了村主任,其他的钱工作队再和厅里请示争取。之后,新村部、3800平的两个文化广场、19个党建宣传栏和90延长米的党建宣传墙陆续建成,让五台沟村开始由里而外地蜕变。
李红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民主评议党员,驻村以来共召开支部会、“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57次,讨论审议村级重大事项37个,均得到村民高度认可。建立完善思想汇报、谈心谈话、交纳党费等制度32项。开展党内活动26次,培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360人次,成立党团员先锋队,设立无职党员先锋岗15个,组织义务劳动800多人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为每名党员发放了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及党徽。
“通过村部的建设过程使村干部、党员的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思想也有所转变。各项会议规范了,党员和村民代表自身的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了,遵守会议纪律的自觉性提高了,参与村内各项事务的决策热情空前高涨。”村主任董杰丰说。
抓实产业发展,让全体村民富起来
五台沟村位于义县东北部偏僻山区,村民靠天吃饭,集体收入多年为“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要有增收产业作为支撑,这些产业不必‘高大上’,但一定要适应当地特点,是村民想干、能干、干的好的,这样产业才能长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才能长期增收。”李红冈有着清晰的扶贫思路,因此,他在产业扶贫上狠下“绣花”功夫。截止目前,已落实项目42个,投入资金2112.12万元。
为确保大旱之年村民的基本收入,李红冈带头完善农业设施。打井39眼,新建、维修蓄水方塘5个,拉电3500米,铺设输水管2000多米,新上滴灌工程1000亩,全村水浇地面积达到50%以上,每户至少有一亩水浇田。
2015年,五台沟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建立了谷物种植、溜达鸡养殖、葡萄种植3个合作社,其中谷物种植合作社全村农户全部参加,引进11个杂粮优良品种,推广面积1200亩,每亩增加收入5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30600元;溜达鸡养殖合作社全村农户全部参加,为农户免费建鸡舍、发放鸡雏和饲料,每户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增加10000元以上;葡萄园种植合作社引入30户贫困户,建设200多亩精品葡萄园,2018年进入丰产期,每亩收入15000元以上。2016年,为合作社的杂粮、笨鸡蛋等产品注册了“五台沟”牌商标,办理了无公害认证,目前产品已远销北京、大连、沈阳等地。2017年,将新建村杂粮加工厂,村集体占股61%,其余股份平均分给全体村民,带动村民减少玉米种植,发展杂粮种植,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2014年8月,从盘锦市招商引资860万元,五台沟村建起旅游山庄,修建山门、停车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办理3A级旅游景区手续,为贫困村民提供30个就业岗位,村民年收入增加50万元。2017年,将继续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帮助10户农户改造装修房屋,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2016年4月,李红冈协助村“两委”与锦州市一家服装加工企业签订协议,村里建起180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厂,企业投入加工设备和原料,负责技能培训和产品销售,6月份正式投产,解决51名贫困村民就业,月收入1500元以上,2016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000元。目前,已着手扩大服装加工厂规模,2017年将实现就业人数和产值“翻番”。
此外,李红冈还帮助五台沟村争取国家扶贫项目,引进国家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2.4千瓦,惠及65户贫困户,2017年1月并入国家电网,设备使用25年,每户贫困户年收入可增加1500元。目前,正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2017年新增80千瓦光伏发电规模。2015年9月到11月,还组织50名村民外出参加工程建设,每人收入1万元以上。
五台沟村村口
北屯文化活动广场
抓实基础设施,让村屯环境美起来
基础设施水平是村民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石。李红冈把改善村屯环境作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在改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
修建村路12公里、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沿村主路和连屯路两侧栽种5000棵竹柳,实现了道路全部硬化、亮化和绿化。修建河道2.1公里,修过水桥5座、建1300平方米村垃圾场。打井39眼,每口井可覆盖50亩地,使全体村民每户都有一亩水浇田。拉电3500米、修建蓄水方塘5座、新上滴灌工程1000亩。完成危房新建21户。安装无公害环保厕所264个。新建设施齐备的120平村卫生室,将村医送到大连进修,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诊断”,全面提升村级基层医疗水平。削缓村口陡坡100多米,两侧砌起了护坡,立起一块6米高的村标石,修建了18米长、2.2米高,刻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标语墙,周边建起了大型花坛。
抓实精神文明,让村俗民风正起来
驻村工作期间,李红冈发现五台沟村人情赶礼风盛行,村民碍于情面不能不去,你办完我再办,大家苦陷其中不能自拔。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走访了解到,绝大多数村民都希望转变这一不良风气。
在全体村民大会上,李红冈代表工作队郑重宣布重定《村规民约》,第一项学习传统文化,打造孝心村,在村里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家风;第二项禁止大操大办,只有老人去世和孩子结婚才能办;第三项为了发展村里旅游,村里禁止砍树。在今后村里的婚礼中,工作队义务出婚车、秧歌队义务进行现场表演。这些得到了村民一致拥护。
村里每年还开展道德评比,评选脱贫模范、脱贫致富带头人、劳动能手、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并戴上大红花在村里公示板公示,从北京请人画了“二十四孝”图,建起二十四孝文化墙,弘扬孝文化,倡导敬老爱老孝老之风。随着村里秧歌、广场舞等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村里麻将馆相继关门。连曾三天三夜不下麻将桌、连家里地不种也要打麻将、已患病的的“麻将王”崔春合都变成了“秧歌王”,成了秧歌队的主力,“现在我身体越来越好,还种了杂粮和葡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儿了。”崔春合笑着告诉记者。
真心付出收获真情,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李红冈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每月驻村时间都在27天以上,元旦、除夕、十五、中秋等节日都与村民共同度过,真心扶贫赢得了群众的真情实感。2015年5月,省直机关工委到村里检查驻村扶贫工作,村民们以为李红冈要回机关了,487名村民自发地冒着大雨来到村委会,在挽留李红冈的请愿书上摁下了红手印,以最朴素的方式请求将李红冈留下来继续开展扶贫工作。
村民们的信任和真情,让李红冈和驻村工作队充满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力。李红冈告诉记者,今年工作队会结合当地实际,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这盘棋才能下好了、下活了。我们将继续把村民当亲人、以扶贫为事业、定致富为目标,扎实工作,埋头苦干,用心、用情、用力完成驻村帮扶工作,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李红冈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