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宾县积极探索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难题的有效办法,重点实施了“强村富民”工程,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稳中求进、科学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种植、养殖、服务等行业,不断探索村集体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县181个村中,近60%的村打破村集体经济“零”收入,其中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有31个,占17.13%,各村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的热情高涨。
一、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样板儿”工程
新宾县委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和省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文件精神,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和县农发局积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明确标准条件,采取实地考察、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方式,确定11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制定出台了《新宾满族自治县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和《新宾满族自治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资金股权量化办法》,指导各试点村制定了“一村一策”工作方案。同时,主动争取科技服务团队的支持,协调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团队与试点村进行需求对接,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增强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
二、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多类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盘活资产强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房屋、矿产等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或对外招标承包、租赁,获得租金收入;或作为股份与其它社会资本嫁接,兴办经济实体。南杂木镇南杂木村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将村办企业土地与工业园区土地进行置换,改造了新厂房,通过出租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5万元收入。
二是开发资源富村。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整合各村资源优势,采取村集体单独经营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进行开发,开发后采取集体统一管理或承包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榆树乡蔡家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富强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村里50亩土地,建成了50个香菇大棚,其中12个大棚以每棚每年1.5千元的价格承包给本村12户农户,仅此一项村集体年收入增加1.8万元。 旺清门镇蜂蜜沟村党支部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采取“村集体+党员+贫困户”的模式,注册成立“绿色养殖合作社”,投资124万元,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厂房面积17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养殖绒山羊存1000余只。目前,已经售出第一批绒山羊和羊绒,收入36.2万元,第二批售出后,预计收入将达到64万元左右,确保实现贫困户年底前脱贫和村集体增收的目标。
三是发展项目壮村。依托当地条件,村党组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项目,牵头建立产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模式,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村党组织负责向合作社成员传递市场信息,推广新技术,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形成“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格局,通过合作社的高效运营,实现村集体和合作社的双增收。上夹河镇大堡村党支部成立了新宾满族自治县宏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先后发展香菇、红木耳、灵芝等食用菌产业项目,目前,发展灵芝5万段,31个种植大棚,占地面积达69亩,产灵芝孢子粉1.25吨,产值达216万元。2015年、2016年合作社成员分红分别达到23万元、27万元,2015年、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达到32万元、40万元。红升乡张家村党支部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围绕水源地保护,引进油牡丹种植项目,投资15万元,发展种苗基地22亩,今年秋将获利12万元,未来几年内将扩大基地100亩,预计种苗年收益不低于100万元。
新宾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