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5-01-16 星期四  
>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夺取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来源:辽宁党建网 环保在线 阅读量:1805 发布时间:2017-09-15 14:34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从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两个维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首先必须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党就不可能有领导力、号召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能不能与时俱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思想,关系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对党治国理政提出了许多新课题。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创造性地思考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新概括,形成了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并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使全党思想更加统一、步调更加一致,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在各方面都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风险和挑战。赢得新的伟大斗争的胜利,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就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此,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仰之基筑得越来越牢、精神之钙补得越来越足、思想之舵把得越来越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自觉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我们党要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就必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只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使我们党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从政环境不断优化,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日益形成,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要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进一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大力锻造“四铁”干部队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没有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直接关系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广开进贤之路,把大量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同时,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中央重拳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定出台八项规定,集中整顿“四风”,从严管理干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组织更加纯洁,干部队伍更加忠诚干净担当,党群干群关系日益融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始终坚持从严治吏,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党的领导力、号召力

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最终要落脚到增强党的领导力、号召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就是在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力、号召力。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关键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合力。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对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民军队、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各社会组织的统一领导,很重要的一个制度就是在这些机构和组织中成立党的组织。党的组织是党中央对这些机构和组织实施领导的重要制度保证。2015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规范党组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高校和农村等的领导,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了加强对地方的领导,中央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制定了不少有效制度,如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等。通过这些举措,一些地方存在的地方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针对一段时间里一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通过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领导,保证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对基层农村的领导,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自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基层党组织给予更多重视、关心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教育能力、凝心聚力功能得到极大提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高度重视党对各地方各领域各行业的领导,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仅事关全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也事关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是党的领导力、号召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的新形势下,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上意识形态工作;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精神支柱;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敢于发声。通过这些举措,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把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作为增强党的领导力、号召力的重要内容,不断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15日 07 版)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5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