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热烈祝贺辽宁党建网发表的稿件被国家宗教局网站转发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4-09-21 星期六  
>
干部莫与群众打“官腔”
来源:辽宁党建网 热点关注 阅读量:1949 发布时间:2017-09-18 14:26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俗话说:虎有虎威,官有官样。长期以来,领导干部给群众的印象大多是态度严肃、语言僵化、缺乏人情味,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以致于让人们觉得“连笑都很假”。在群众看来,这是一种“官架子”,干部“架子”越大,打“官腔”也越厉害。到底何为“官腔”,网友们对此有精辟的解释——正确的废话。“官腔”最大的特点是讲大话套话官话,格式工整、“四平八稳”,表面上逻辑严谨,实际上空洞无物,听起来索然无味。
干部打“官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干部念惯了稿子,开口就要“强调几点”。有的视打“官腔”为基本功,“刻苦钻研”“假大空”。有的认为不打“官腔”就摆不出“架子”,不管什么场合总要来几句“开场白”。有的干部对业务不熟不透,面对问题只好以“官腔”敷衍。一些“三门”干部不熟悉百姓生活,不会说百姓语言,久坐机关对“官腔”耳濡目染。有的甚至把打“官腔”当作“政治成熟”的表现,认为不会打“官腔”就不够成熟稳重。
得民心者得天下。干部下基层,有两点直接影响自身形象,一是衣着打扮,二是言谈举止,在与群众的交谈中少打“官腔”尤为重要。“官腔”太重,群众听不懂、记不住、不顺耳,甚至让人浑身鸡皮疙瘩。带着“官腔”下基层,不但起不到联系群众、增进感情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群众反感,造成“走过场”、“做样子”的不良印象,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度。
联系服务群众,贵在说真话、办实事。凡是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都是会说百姓话的干部。干部下基层,不防少开会、多聊天,少讲道理、多问实情,少打“官腔”、多说“俗语”,只有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多驻足田间地头,做到用“心”和群众交流,才能真正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密切关系,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新宾县委组织部)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