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女,汉族,1955年8月出生,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12月从国有企业退休后,先后担任辽阳市宏伟区工农街道奥林园社区、荟萃湖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17年6月13日,李玉萍同志因病去世,终年61岁。
李玉萍同志是全省共产党员的楷模,是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18年来,她在社区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重托,把“不辜负组织信任、不辜负居民期望”作为人生目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感召党员群众,把社区居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她扎根城市基层,立足岗位奉献,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居民的心坎上,模范履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社会基层治理创新,推行“街道—社区—楼院—楼长”管理模式,把党支部建在楼院、党小组建在网格,带领党员群众改善社区环境,协调解决私搭乱建、垃圾堆放等问题,使社区成为花园式开放社区。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积极开展社区民主自治,形成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居民广泛参与”的民主协商治理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消减负能量、弘扬正能量。她严格要求自己,舍小家顾大家,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和亲属办过一件私事。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矢志奋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牢记宗旨、为民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省委决定,追授李玉萍同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全省开展向李玉萍同志学习活动。
省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向李玉萍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学习她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用真情真爱践行党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祉。学习她恪尽职守、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学习她甘于奉献、严格自律的高尚情操,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贪名、不图利,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李玉萍同志先进事迹纳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要内容,通过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专题讨论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李玉萍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引导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努力做到“四个合格”,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为推进辽宁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用生命诠释大爱
——辽阳市宏伟区荟萃湖社区原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玉萍同志先进事迹调查报告
李玉萍同志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18年来,她扎根城市基层,始终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信念坚定、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为民担当的奋斗精神。在她的带领下,荟萃湖社区相继获得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文明交通示范社区、辽宁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30余项荣誉。她本人荣获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辽宁省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辽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40余项荣誉。
李玉萍,女,汉族,1955年8月出生,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12月从国有企业退休后,先后担任辽阳市宏伟区工农街道奥林园社区、荟萃湖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17年6月13日,李玉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61岁。
李玉萍同志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18年来,她扎根城市基层,始终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信念坚定、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为民担当的奋斗精神。在她的带领下,荟萃湖社区相继获得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文明交通示范社区、辽宁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30余项荣誉。她本人荣获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辽宁省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辽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40余项荣誉。
一、十八年初心不改,李玉萍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李玉萍出生在大连市金县(现大连市金普新区)一个普通家庭。童年的生活是艰辛的,艰苦的生活磨炼了李玉萍的坚强意志,也培养了她与群众息息相通的情感。1999年底,随着国企改革分流,李玉萍同志结束了在国有企业岗位上为党和国家奉献光热的个人历程,从企业退养回家。四十出头的她,心中仍有着要为党和国家继续贡献心力的强烈意愿。适逢当时社区招聘,她踊跃报名并应聘成功,也从此改变了原有的人生轨迹。从那天起,她夜以继日地在社区工作了整整18个年头,也为居民奉献了6500多个日日夜夜。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后,她为自己立下了“不辜负组织信任、不辜负居民期望”的人生目标,时刻牢记组织的重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李玉萍同志敢抓敢管,面对问题不绕弯,遇到矛盾不回避,在社区这个平台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荟萃湖社区是一个拥有4147户、1.23万人、916名党员的大社区,做好社区管理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提升,李玉萍发现原有的松散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为了实现管理效能的提升,她在完成每天繁重的工作后,利用晚上时间查阅大量资料,探索将管理创新、社区实际、群众习惯兼顾的办法。经过多次研究、探讨和修改,她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大胆进行创新,将辖区内开放式的77栋居民楼,科学划分为9个楼院进行分片管理,推行“街道—社区—楼院—楼长”的四级自治管理模式。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社区党员作用,在每个楼院设立一个党总支,每栋楼设立一个党支部,在社区实现了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党组织存在,实实在在为百姓开展服务。她心里充满了对社区的热爱,以至于这9个楼院的名字,她都要亲自想、亲自取。梅萃、枫萃、桐萃、柳萃、樱萃、桃萃、榆萃、槐萃、荟萃,这9个楼院就像李玉萍的9个孩子,每一个楼院都是她用智慧、心血和汗水精心培育的,每一个楼院都独具特色,梅萃的美、枫萃的秀、桐萃的雅、柳萃的绿、樱萃的灵……应该说,从楼院的划分到命名,从楼院管理制度的制定到楼院管委会的成立,无不倾注了李玉萍的心血。多年来,她把社区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人称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李玉萍同志始终牢记党的重托,带领社区干部积极开展面向弱势群体、面对居民群众、面向驻街单位的“三个面向”帮扶活动,把党的工作融入到服务群众之中,使党的工作有温度、有热度。每年各个节日,都开展对社区贫困居民、困难党员帮扶慰问活动;每年春秋两季,主动联系企业开展大型招聘会,安排社区人员就业;经常性对社区居民开展应急、救灾、科普、文化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社区与辽化三小、沈阳工大辽阳校区、辽宁顺兴集团等开展图书交流、扶贫帮困、送岗位等活动。她还召集社区文体爱好者组建“馨悦”女声合唱团、舞蹈团等15支群众性文体队伍,整体提高了社区居民文体生活质量。同时,李玉萍还注重整合社区就业、社保、调解、健康政策咨询等服务资源,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依托社区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社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李玉萍同志善于传帮带,在社区书记的岗位上培养锻炼了一支素质过硬、服务优良、群众满意的社区干部队伍。她常对社区干部说:“一名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要时刻带领身边的群众自觉参加社区管理。”她率先垂范,打出样子。荟萃湖社区人口上万,李玉萍熟知每户居民的家庭情况,叫得出每位居民的姓名。不是她才智过人,而是她真正把群众放在了心上,也为之付出了足够多的辛苦和努力。在社区工作18年来,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公休日,她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没有人能统计出来,18个春秋,多少个日夜,她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做了多少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难题。她的辛苦和努力,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也成为了支撑社区干部团结奋进的榜样力量。作为社区干部的“家长”,李玉萍在带队伍上花了大量心思。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她充分利用上党课的机会,认真准备材料,精心设计内容,让大家每次都有收获有感悟有提升。对于刚入职的同志,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工作,担负起岗位职责。社区干部王建荣说:“我刚到社区时,什么都不会,都是李书记一步一步带着我熟悉社区情况、开展工作的。”李玉萍还特别注重实践,她以“强素质、树形象”为目标,对社区工作人员提出“走出办公室,下到楼院内”的工作要求,让社区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实现提升。多年来,她先后培养出社区书记、副书记5人,社区骨干10人,带出大学生村官3人。李玉萍同志深知基层干部既身负光荣使命,又有着很多不容易,总是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关怀和照顾。一天晚上,外面还下着雪,李玉萍在路过社区时发现灯还亮着,知道同志们还在加班,专程回家把冰箱里的饺子热好给大家送过去。还有一次,社区干部在给孩子们补习功课时,外面突然下起了雨,李玉萍为了不让大家淋雨,冒雨去把社区和家里所有的雨伞取来,分发给大家。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玉萍用她的关怀带给了社区干部最大的温暖。
李玉萍同志抓管理、带队伍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组织认可。2016年初,荟萃湖社区被命名为辽宁省社区干部培训教育基地,李玉萍也被东北大学社区干部管理学院聘为讲师,负责为全省社区书记介绍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从2016年6月起,她每隔一周就为学员上一天社区党建经验交流课,先后共授课20次,接待学员1000余人。在此期间,她又接待辽阳县、灯塔市、弓长岭区及贵州省安顺市等各地参观学习300多人次。贵州省安顺市参观团对荟萃湖社区评价说:“我们参观了那么多的社区,你们荟萃湖社区是我们见过的管理最好的开放式社区,值得我们学习。”此时的李玉萍其实已经是病魔缠身,甚至有时会因为连续讲课而说不出话来。但是,面对党的重托、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待,李玉萍毅然决然地扛起这份责任、扛起这份使命、扛起这份担当,用生命践行对党和群众的承诺。
二、十八年为民情怀,李玉萍始终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社区工作千条线,李玉萍就是那最善于用一根针巧连千条线的人。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时时处处从百姓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真心实意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用真情和付出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在送别李玉萍同志那天,王玉兰哭成了泪人,因为李玉萍的亲切关爱着实把他们一家打动了。2003年,王玉兰的丈夫李本成突发脑干血栓,导致全身瘫痪,本就窘迫的家境变得更加惨淡。丈夫看病和两个孩子上学的巨大支出,护理丈夫付出的巨大精力,压得王玉兰喘不过气来,让这个家庭成了风雨中的一叶小舟。李玉萍得知后,第一时间赶了过去,为王玉兰鼓励打气,并在当天下午送去了米、面、油,让这个濒临绝境家庭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从那以后,李玉萍隔三岔五就去看望他们一家,一边唠家常,一边给李本成揉搓那双僵硬变形的手,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王玉兰的两个孩子先后考上大学,为了省钱给父亲治病,他们每顿饭只舍得吃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到了寒暑假,他们也不敢回家,因为舍不得路费,只能留在学校打工赚钱。每次想家了就给父母打个电话。电话刚接通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带着笑声说不苦不累、不用牵挂,可是说到后来,却还是变成了父母在电话的这边哭、孩子在电话的那边哭,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当知道这种情况后,李玉萍便积极向上级反映,多次帮他们争取到临时救助,缓解了困境。王玉兰说:“如果不是遇到李书记,我丈夫怎么能撑着多活这么多年?如果没有李书记的帮助和鼓励,我们这样的家庭怎么能培养出一个博士生、一个本科生?”在李本成去世之后,王玉兰主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要学习李书记,用自己的双手,为社区作贡献。现在的王玉兰成为荟萃湖社区的居民楼组长,她要将李玉萍对他们家的爱传递下去,也用这种方式去报答李玉萍。
心存感激的不止王玉兰一人。在荟萃湖社区得到李玉萍帮助的人数不胜数。她用亲人般的情怀呵护着社区的困难群众,无时无刻不让他们感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社区居民陈守民多年前不幸失明,他的母亲身体不好,孩子年幼,全家都在靠媳妇支撑,生活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李玉萍及时进行走访,鼓励他树立起面对挫折的勇气,并帮助他解决房子漏雨、墙壁破损等问题。为帮助陈守民摆脱生活困境,李玉萍先是帮他报名参加了按摩学习班,又鼓励他开一家盲人按摩诊所,并亲自带着他看房子、谈房租,办理手续,购买器械。诊所开业时,李玉萍为他送去了液化气罐等生活必需品,还帮着在居民中作宣传、拉客源,帮助陈守民渡过了最初的创业难关。了解到陈守民的儿子学习吃力,李玉萍当起他的代理家长,每到节假日都带着学习用品、衣物、食品看望孩子。孩子上中专报到前,李玉萍拿出500元塞给孩子,叮嘱他有难处就说,“社区的阿姨都是你的‘家人’。”话音未落,孩子就忍不住哭了出来,这一份来自血缘之外的“亲情”,却足以让他用一生去感恩和铭记。陈守民从李玉萍那里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激起了他对党的向往。他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他说:“我从李书记身上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我也要做一名共产党员,也要像李书记那样牢记宗旨、服务他人。”经过严格考核,陈守民于2008年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并践行了他的承诺。十几年来,李玉萍就这样无怨无悔地帮助着像王玉兰、陈守民这样的困难家庭,为他们点亮爱心的明灯,也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李玉萍同志非常关爱社区的老年人群体,总是尽自己的全力为老人们送去幸福和温暖。社区居民丁敏的公公生前就得到了李玉萍的悉心照顾。从2005年到2011年,丁敏90多岁高龄的公公一直因病卧床不起。在此期间,李玉萍每年多次到家里看望慰问,陪老人过节、陪老人聊天,让老人忘却了疾病带来的疼痛和苦闷。老人遇到难题了,李玉萍就主动帮助解决。那年,换二代身份证,老人无法去现场拍照,李玉萍就到派出所帮着协调,带着两位派出所民警来到老人家里上门服务,为老人摆姿势、拍照片。每年老人的生日,李玉萍都按时送去祝福。在老人99岁生日那天,她送去蛋糕,给老人戴寿星帽,一起吹蜡烛,为老人拍摄了一张至今仍摆在电视柜上的全家福。李玉萍对老人的付出是真心实意的,是当成自己家中长辈一般去孝敬、去对待。所以,每次看到李玉萍来看望自己,丁敏的公公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也像看待自己闺女一样看待李玉萍。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记忆力减退,已经记不起身边的人和事,有时甚至连家人都不认识。可是一看到李玉萍,老人却始终都能认得,知道这是对自己好、让自己开心的好“闺女”。
李玉萍同志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为党凝聚了一方人心。巴家山“72户”是荟萃湖社区里唯一的棚户区,贫困户较多,冬季取暖都是个问题。百姓过不了冬,李玉萍心里就会跟着受罪。她积极向区政府呼吁,成功争取到贫困户的冬季取暖煤。分发救济煤的那天,天气十分寒冷,李玉萍不顾自己正发着高烧,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带着由16辆毛驴车组成的车队,挨家挨户分发。由于在户外时间过长,李玉萍冻得直打哆嗦,居民强行把她拉到火炕上取暖休息,决不能让这样的好书记冻坏了身体。直到分完最后一户煤,李玉萍同志才和其他同事一起回到社区。正是靠着这份无私无畏的担当和坚守,李玉萍同志才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充分理解、高度信赖和广泛支持。
三、十八年风雨不怠,李玉萍始终爱岗敬业、担当尽责,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每一件事
一年四季,她栉风沐雨奔走于社区;18个春秋,她披星戴月用大爱书写人生。李玉萍长年累月、不分昼夜地奋战在社区工作第一线。特别是面对拆除违章建筑、清理乱种乱养、粉刷居民楼道等急难险重工作,她全然不顾身体病痛,坚持身先士卒、尽职尽责。
李玉萍同志视社区为家,努力把社区建设得更美、更好。2013年,李玉萍在荟萃湖社区启动了绿化美化工作。由于荟萃湖社区里大部分是开放式居民小区,比较老旧,有的地块的绿化植被早就破损,被一些居民种上了蔬菜,这成了社区绿化美化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李玉萍同志找到了在社区种菜的老党员岳师傅,与他坦诚交流,从宗旨义务谈到大局观念,深刻阐明道理。李玉萍多年来的辛勤服务,早就在社区居民心中树立了足够的信任和威望,还没等她说完,岳师傅就立刻同意支持社区工作。从此,岳师傅不但自己不种菜了,还和老伴一起淘换花籽花苗,帮助社区开展绿化美化。有了这个好开头,李玉萍继续找其他的种菜居民做工作,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共同支持,岳师傅所在的桐萃楼院率先完成了绿化美化工作,后来,周边楼院也纷纷加入到楼院绿化美化活动之中。现在的荟萃湖社区所有楼院内没有一棵青菜,真正成为花园式的开放式社区。
李玉萍常说:“再好的想法、再高的目标必须靠实际行动去实现。”李玉萍带领大家用实际行动改变了社区环境。榆萃楼院、槐萃楼院的交接处,原是一个近千平方米的柳树林。由于两侧居民楼密集,车辆无法进入,林内堆积了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排水管也坍塌、堵塞,导致春夏秋三季臭气熏天,周边居民平时都不敢开窗。这片柳树林困扰了社区居民20多年,也成了李玉萍的一块心病。到荟萃湖社区就任以后,她一有机会就向上级争取支持、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但是由于改造清理涉及部门多,加之街道经费紧张,一直无法妥善解决。直到2013年4月,在李玉萍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楼院环境改造工程终于正式启动。在施工期间,她每天早上5点就赶到现场,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展,她不允许这项民心工程出现半点差错。改造是为了让群众满意、受益,所以在改造期间,李玉萍多次在施工现场召开居民议事会,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垃圾全部清运走了,铺设了方砖小路,修砌了花坛,安装了健身器材,李玉萍还赋予了它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馨悦园。原本脏乱差的柳树林,如今变成了群众喜爱的休憩地,小孩儿在这里玩耍,老人在这里漫步,呈现出一片温馨祥和的景象。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李玉萍的口头禅。她是个细心人,她总是说:社区里的“家长里短”看似小事,却各有各的难处,若是一件小事没有及时处理好,很有可能埋下隐患。每当遇到居民有纠纷,她一定赶到现场“灭火”,总有法子让居民静下心来,化解矛盾。2010年4月,由于一户居民在家开熏肉大饼店,造成周边油烟滚滚、垃圾成堆,居民们几次找店主说理都被拒绝,要集体去讨个说法。李玉萍听说后,马上率领社区干部赶到现场。李玉萍先劝大家消消气,并告诉大家,只要是发生在社区里的事,社区都会替大家做主。之后,李玉萍拿着《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找到店主,阐明利害关系,要求其进行整改。在她的耐心说服下,店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也违反了有关规定,立即表示将积极配合,马上整改。没多久,楼顶就冒出了一个崭新的排烟筒,解决了污染小区环境的问题。为了能够及时解决发生在居民身边的矛盾纠纷,李玉萍向社区居民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和住宅电话,告诉他们不论白天晚上,有困难随时打电话,被居民亲切地誉为“贴心人”。
四、十八年诠释大爱,李玉萍始终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中
李玉萍同志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把工作当作事业干,舍了家庭,舍了身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李玉萍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将砝码偏向前者,这是她作为一名党员对信仰的坚守,对使命的忠诚。18年来,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公休日,李玉萍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李玉萍顾及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袭来,疫情凶猛,“封城”传言四起,社区百姓的心一下子揪紧了。恰逢此时李玉萍远在大连的老母亲不小心摔伤了腿。孝顺的李玉萍心急如焚,但抗击非典疫情、保护社区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一点也耽误不得。无法脱身的她带着愧疚、含着眼泪给在沈阳上学的女儿打电话,让女儿赶往大连替她向老人尽孝。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抗击非典的攻坚战里,她不分昼夜,始终坚持奋战在防控一线上,人整整瘦了一圈儿。2010年,外孙女降生了,全家人都无比喜悦。女儿希望李玉萍能从社区回归家庭帮忙带孩子,可李玉萍说:“不行啊,社区的工作我放不下啊。”那时候,女儿还不能理解,为什么社区工作对李玉萍而言,像命根子一样重要。直到后来,女儿看到社区居民那么拥护她、爱戴她,才知道,社区这个大家,有更多的家庭成员需要妈妈来照顾。李玉萍的爱人杨永全,也被她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在退休后开始全力扶助她,承担起所有家务,每天开车接送上下班,做好后勤保障,成为她为社区服务的坚强后盾,并成为社区的志愿者,被居民戏称为李玉萍的“勤务员”。
李玉萍同志把党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从事社区工作的她每天都很兴奋,早出晚归,她说又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活法儿,虽然辛苦但却充实快乐。2015年,因视力模糊,在家人和同事的逼迫下,她不得不到沈阳眼科医院就诊,大家劝她要在医院好好治疗,她嘴上答应了,可是出院没两天,就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天下午,在给大家安排工作时,她突然间头疼迷糊,同事们劝她回家休息,她却安慰大家说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于是,她口服了几粒药,休息不到10分钟,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过度劳累,早在7年前,李玉萍就患上了慢性肾病,但却长期向组织和周围人隐瞒病情,坚持边治疗边工作。在医院诊疗室里,她常常是一边接受诊疗一边电话遥控着社区工作。医生是又感动又担心,劝她要劳逸结合,不能只要工作不要命。几年来,李玉萍每年都需要住一两次院,以调整身体指标。她常常是上午在医院检查,下午就返回到工作岗位上,因此,大家看到的总是她风风火火的一面,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病情。2016年6月,李玉萍的肾病严重了,一周需要进行两次透析治疗。为了不耽误工作,她都是利用周日和半个工作日进行透析,坚持边透析边工作。李玉萍的健康指数每况愈下,今年年初,家人劝她辞掉工作,回家静心休养,但每次都遭到李玉萍的拒绝,她说:“今年不行,今年要召开十九大,还有‘两学一做’、‘五包五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很多重要工作,我是一名老同志、老党员,怎么能在关键时刻撂挑子,等下一次社区换届,我再退下来,给自己的社区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给组织一个完整的交代。”
李玉萍最牵挂的,就是“72户”居民动迁上楼的问题,也是她唯一放心不下的事情。她作为社区“当家人”,一直在为此呼吁、奔波、协调。今年5月22日,喜讯终于传来,“72户”地区整体动迁变为现实。原本她还想在第二天去张贴通知,可是刚刚下班回家的李玉萍突发脑溢血,再也没能见到动迁的那一天。17时30分,李玉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对丈夫说了今生的最后一句话:“我要准备一下明天的发言稿。”17时50分左右,李玉萍瘫倒在地、失去意识。在随后的22天抢救过程中,李玉萍在重症监护室里煎熬,丈夫和女儿就24小时在重症监护室外守候。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杨永全都会给妻子编发一条微信,给她鼓励,期待她康复后能看到。不幸的是,这份期待最终没有实现,死亡在第23天带走了李玉萍。收到通知的杨永全,默默地打开手机,给李玉萍发了最后一条微信:“今天,6月13日9点44分,小萍,你永远地睡着了。”
病魔无情,社区百姓的“闺女”永远地离开了。可她还有许多心愿要与居民分享。18年来,她为群众流淌了多少汗水,那一天,群众就为她流下了多少眼泪。再华丽的辞藻也描述不尽李玉萍为社区居民所付出的点点滴滴,再哀婉的旋律也无法抒发社区群众对李玉萍的无限敬仰和思念。李玉萍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却感召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