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其英也尔村党支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记事
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帕其英也尔村党支部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新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帮带下,紧紧扭住基层党建这个核心引擎,瞄准脱贫攻坚“靶心”, 层层加压、创新探索、激发活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有效拓宽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对脱贫攻坚的引领力,走出一条巩固脱贫成果的“绿色致富之路”。
凝心聚魂深化思想教育
“现在,我每周三、五都到村党支部参加党员学习,有了回‘家’的感觉。”村民党员艾尔艾力·玉苏普感慨地说。
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三会一课”表制度,每月固定时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艾尔艾力说,主题党日活动充实了党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时时提醒党员们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
灯塔指引方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带下,村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达到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推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安排要求。
现在,“三会一课”常态了,思想教育深化了,党性锻炼加强了,表率作用发挥了,内生动力激活了,党员讲政治的弦绷得更紧了。
村党支部以脱贫攻坚“冬季攻势”为抓手,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集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水平,增强内生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精准落实。
党徽在贫困群众心中闪耀,力量在党旗下凝聚。
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在基层农村深入人心,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各族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用实际行动为飘扬的党旗增光添彩,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强基固本筑牢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贫困群众的“主心骨”。如何让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让“主心骨”成为“战斗堡垒”?工作队将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之一,把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两年来,党支部突出抓好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帮促学习、帮建制度、帮抓队伍,带政策、带信息、带服务,做实议事程序、做实惠民措施、做实查漏补缺”三帮三带三做实措施,帮助村级党组织强根基、理思路、定制度、促提升,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实行村级事务项目化管理,为全村无职党员设置事务公开监督、志愿帮扶服务、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督导等岗位,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件件工作有着落”的工作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相互促进、深度融合。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打造过硬队伍提“能力”。鲜红的党旗树起来,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在工作队的指导下,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先后调整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工,并从大学生村干部当中的优秀分子充分到村“两委”,相继培养优秀青年和致富带头人6名、预备党员2名,发展对象7名,入党积极分子29名,建立21人的村级后备力量,激发村党组织内生动力,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实施“提升孵化”工程,落实“双培优化”行动。实施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党员党性巩固提升工程和农民党员“孵化”工程,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优化村干部队伍和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竭力打造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在支部建强了,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群众有事会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我们,村干部有了威信,工作劲头也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卡乌力江·卡斯木深有感触地说。
转移就业拓宽致富门路
就业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是稳定之基、发展之要、民生之本。去年为如期实现2018年整村脱贫摘帽,让村民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月月有收入,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要求,工作队与村“两委”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以“万企帮千村”为契机,积极与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携手,采取“村企+脱贫+”模式,签署了长期用工协议,降低录用门槛,开辟“绿色通道”,按企业用工需求有计划、分批次招收贫困户就业,一举成为色提力乡向国有企业有组织转移就业达百人的深度贫困村,为帕其英也尔村2018年整村脱贫退出夯实了坚实基础。
目前,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作为帕村转移就业的“基地”,乡里在企业转为正式员工93人。村民员工持续稳定收入在3400元以上。此举,国家人社部把之作为深度贫困村转移就业“成功案例”在中国就业网上作专题展示。
为确保企业村民员工持续稳定就业,专门安排一名大学生村干部驻企负责村民的日常教育管理和与企业的协调沟通。同时,与其配套的措施是开启托老、托幼、托畜、托地“全托”模式 ,让在村里的人有地种、有畜养、有收入;让孩子快乐成、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解除后顾之忧,助力脱贫攻坚。
志智双扶增强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工作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拿出一份 “志智并重、技能相接”量身定做的培训攻略,积极携手自治区农科专家、地县乡农业种植工作者多次办班培训,帮当地村民丰富知识、转变思想、厚植潜力。
协调自治区农科专家把培训班、实训班搬到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教、手把手带、点对点讲,确保了村民能发展、会致富、可增收。
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种植养殖、农机维修等实用技术培训为纽带,组织部分村干部和合作社村民前往苏州、宝鸡和乌鲁木齐市、昌吉等学习参观、考察培训、开阔视野。
修订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家庭创建,评选身边好人、创业能手、致富标兵,树立先进典型,着力消除一些贫困群众“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的思想顽疾,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力,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邀请带动了村里60名有裁缝手艺的贫困妇女就业的缝纫合作社带头人图尔荪古丽·克热木等致富能手现身说法激活内生动力,既“富”了脑袋,又“实”了能力,即营造了劳动光荣、致富光荣、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又让典型人人知、人人传、人人颂,使一些贫困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我家在东纯兴务工的儿媳妇阿提开木5月份工资收入除五金外达到4800元,再加上我儿子努尔艾力一个月的收入3500多元,小俩口收入越来越高,干工作的劲头越来越大,我家的日子过得美滋滋的。”2组村民帕夏古丽·阿力玛斯在农民夜校上现身说法,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发展、一起致富。
通过开办缝纫合作社等乡村扶贫车间的方式,让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由“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换。如今,乡村扶贫车间已成为引导村民接受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贫困村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一直是制约贫困村摆脱贫困的“瓶颈”。工作队、村党支部对症施策,把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成果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加快土地流转,对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帕村作为全乡土地流转试点的先行者,去年以每亩670元价格流转土地1300亩取得实效,激发了乡村活力,提升了土地效益,也让农民兜里票子多了。
农户是土地流转的直接受益者,对于村民布赫克木·热曼一家来说,土地流转之后再就业,不仅让她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获得租金和土地管理工资两份收入,也不耽误平时干家务。目前,布赫克木在家门口成为了50亩棉花地的管理员,并向种植大户学习棉花田间管理新技术。
靠个人“单打独斗”致富梦很难实现,“抱团取暖”致富路相对平坦。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开展了“双带”,即:党员带干部、干部带群众活动,帮助村民建成杏子、木艺、缝纫、种植、养殖合作社等,带动百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并引领党员干部针对丧失劳动力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孤独老人等困难群众,通过互助队、志愿服务队,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抓好庭院经济建设,实现80余人有了稳定收入、固定经济来源。
针对村里畜牧养殖多为家庭散养,规模小、饲料短缺等实情,帕村依托工作队协调的项目资金300万元,建成一座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并从村民当中选出养殖经验丰富、踏实肯干、能够发挥带头作用的村民党员图尔贡·玉素甫担任合作社负责人,带动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户走上了标准化养殖道路。
如今,村里的太阳能庭院路灯照得心里亮堂堂,宽阔的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村民活动中心欢歌笑语不断,农家庭院也变成了增收的“聚宝盆”,尤其是群众的幸福指数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好生活靠的是党的好政策,多亏了我们村有个好支部!”谈起村里的新变化,村民萨迪克·图尔荪难掩内心的喜悦感慨地说道。
注重宣传提炼脱贫经验
“我们村又上《中国日报网》了!”村党支部委员阿卜拉江·托合提兴奋地拿着手机向大家展示着,原来反映帕村的通讯报道《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帕其英也尔村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又被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等网站刊发。
两年多来,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和总结提炼,工作队撰写的宣传报道两百余篇刊发于各主流媒体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人民日报网、中国报道网、央视网、农视网(CCTV-7)、中国扶贫网、中国就业网、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村网、中国民族宗教网、自治区人民政府网和新疆访惠聚、最后一公里、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等70多个网站和微信平台;刊登在《中国扶贫》《乡村论坛》《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县域经济报》及《今日新疆》等报刊杂志,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访惠聚”脱贫攻坚工作动态和经验成果。其中,撰写2017年、2018年度扶贫典型材料被新疆访惠聚“五个100”刊用;扶贫干部参加今年中国党刊网面向全国征集驻村故事,撰写的《甘当脱贫“攻坚兵”啃掉脱贫“硬骨头”》被《今日中国周刊》、中国青年网等10个国家一类新闻网站刊发。
帕其英也尔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使村庄改变了面貌。如今,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帕其英也尔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谱写一曲心系群众、无私奉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赞歌。
(作者谢新宇系新疆党委办公厅驻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帕其英也尔村工作队副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