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位书记的两记耳光说开去
发布时间:2021-01-21 01:57 阅读量:2230
许华凌 辽宁抚顺新抚一校
2018年8月14日,《人民日报》17版“党建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一记耳光,打醒多少麻木的心》的专访报道;2021年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题为《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这一记“耳光”是反面“警醒”》的文章。两位书记的两记耳光,都搧得不同反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地委书记搧自己耳光,搧出了党员干部的悲悯情怀和使命担当。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仲春时节,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曹县革命老区韩集乡红三村看望一位重病在身的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当周振兴握住老人枯瘦的手问老人还有什么要求时,伊巧云老人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历来以雷厉风行、低调工作作风著称的周振兴,一下子泪流满面,从自己衣兜掏出钱来让人给老人买肉。随后,周书记回到县城,在县委的干部大会上他眼含热泪地讲述了伊巧云老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感人事迹。战争期间她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她曾一天为战士做过9顿饭,为让将士吃饱吃好,她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妆。“现在,老人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说着,周书记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这一记清脆的耳光,搧出的是他为愧对百姓的深深自责、共产党干部的悲悯情怀和为党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
市委书记搧下属耳光,搧出了蛮横官员的霸凌习气和官僚作风。2021年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题为《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这一记“耳光”是反面“警醒”》的文章。11月11日早晨,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到机关餐厅用餐时遇到济源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并当众动手打了翟一记耳光。先不用问其中事情的缘由,市委书记作为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理应做党员表率、干部楷模和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在公共场所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太“辣眼睛”,有辱斯文,与人们期待的领导干部形象相去甚远,影响可谓恶劣。小学生也都知道有矛盾有意见“有话好好说”,不能动手。不管双方冲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记耳光首先是对人格的侮辱,也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一记耳光打在市政府秘书长脸上,也打在了党纪国法上。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愤慨,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少数领导干部作风粗暴、江湖习气、颐指气使耍官威的深恶痛绝。
两位书记的两记耳光,搧出了党员干部的良莠区分和道德高下。“约之以礼”,恭敬谦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社会公德观。自古以来,人们对官员的言行标准要高于普通公众,因为官员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化功能。所谓“以吏为师”,就是说官员负有引领和塑造民风之责,要以身作则。我们党尤其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从党内条例到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都有对党员、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明确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做表率,共产党的干部,比中国古代的官员有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阐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总书记的要求语重心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周振兴书记的一记耳光,鉴证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一颗初心和关心百姓的仁爱情怀,他赢得了党员干部和老百姓对他的拥护和爱戴,是党的好干部;而张战伟书记这一记“耳光”,却是成为一个反而典型,从反面“打醒”更多领导干部:只有严格遵循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要求,注重官德与修养,才能不被群众戳脊梁骨,不被群众唾弃。
不同的耳光,不同的结局,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为官之道,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反两方面都告诉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