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四史”应该把握的“四个特点”
发布时间:2021-06-13 08:36 阅读量:2087
辽宁抚顺新抚一校 许华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现实的道路和未来的方向。所以,学习“四史”是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那么党员干部如何学好“四史”这门必修课呢?我认为主要是把握好“四个特点”,落实好“四个做到”。
把握“系统性”特点,做到全面地学习。“四史”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接续传承、融会贯通。故此,我们要根据其系统性的特点,进行全面性地学习,在学习中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研读“四史”应坚持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充分激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阔视野,把40年的改革开放史置于新中国70年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学习,把70年的新中国史置于近百年党的奋斗历程中学习,把百年党史置于悠久的中国历史中学习。支离破碎学习党史肯定会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把历史学得云里雾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要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学习,结合各门历史的特点,夯实“四史”基础知识,构建逻辑缜密的“四史”知识结构,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及其发展方向,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把握“深刻性”特点,做到深入地学习。“四史”的深刻性就在于它揭示了深刻的历史发展规律。深入学习,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变化中找到规律。学党史的目的就是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真正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才是最高境界的学习。“四史”教育是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把“四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深入到历史事件的内核,勇于探索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解读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心路历程,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找到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规律。
把握“宏富性”特点,做到经常地学习。“四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有的知识点记不住、记不牢、记不全和记忆混淆、记忆串门,对有的历史问题理解不深刻、理解不彻底等现象。化解这些“现象”的有效方法,就是必须坚持持续性、反复性的学习。坚持长期学习,坚持不间断学习,坚持有计划学习。要强化学习目的和动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坚持,永不懈怠,实现“四史”学习经常化、日常化和制度化,在反复学、反复读、反复研中将“四史”学习融入现实生活中,结合到实际工作中,丰富对“四史”的知识储存,深化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重大事件的认识,科学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史的艰辛历程和发展趋势。
把握“方法论”特点,做到辩证地学。学习“四史”要注重方法,在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指导“四史”学习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人民史观,坚持历史认识的本质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学习“四史”就是要认识到二者的统一性,既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更要落实到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学史力行”的实践上。“四史”教育旨在坚定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四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