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廉宝生,蒋经国参加他的追悼会,26年后被中央追认为烈士
发布时间:2021-06-15 07:33 阅读量:4856
1965年11月11日,适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16周年纪念日,但就在这一天,某空军部队却发生了一起性质相当恶劣的飞行员驾机叛逃事件。
当时一架伊尔-28轰炸机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后便径直朝台湾飞去,机上共有3名飞行员叛逃,这给我国空军造成了相当沉痛的损失以及极为恶劣的影响。
这三名叛逃飞行员分别是驾驶员李显斌,领航员李才旺以及尾仓通信员兼炮手廉宝生。就在他们叛逃一个多小时后,台湾方面就对此事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而我军也这才得知了三人叛逃的消息。
几天后,通过台湾媒体的宣传,我方还得知李显斌三人均被台湾方面评为了“义士”,不过其中廉宝生由于飞机降落时故障而死去,台当局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而其余两人都得了不少赏金和不错的军衔。
出于对叛徒的愤怒和憎恨,我军毅然将三人定为了叛徒,有关部门也随即对三人进行了处理。但令人意外的是,唯一一个在叛逃时身亡的叛徒廉宝生,却在26年后被中国政府追认为了烈士,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文章,笔者将为大家介绍从“叛徒”到烈士的飞行员廉宝生,揭秘他在这个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廉宝生,于1938年出生在天津宁河,他的童年时光正处于日寇铁蹄蹂躏华北之时。不过虽然他成长于日寇的残酷统治下,但好在母亲李氏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她无时无刻不教育儿子要爱国忠诚,这也在廉宝生幼小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1956年,刚满18岁的廉宝生便在家人的鼓励下积极响应了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入伍后凭着较好的身体素质,他被分配到了坦克部队,担任了坦克1师2团的一名装弹手。而且由于训练刻苦,表现突出,廉宝生很快就被调为驾驶员,成为了那个年代光荣的坦克手。
几个月后,空军到各部队选拔一批学员,在上级领导的极力推荐下,廉宝生备受重视,加之他驾驶技术和各方面指标都格外优秀,因此理所当然被空军选上,成为了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的学员。之后通过相关测试,他又正式进入空军第16航空学校新学员名单,成为了一名准飞行员。
从航空学校毕业后廉宝生就进入了空8师22团服役,担任战机通信员兼射击员。成为飞行员后他又一贯保持了刻苦努力的作风,屡次受到上级表扬,后来他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获得了三等功的荣誉,并借此于1964年被授予中尉军衔。
廉宝生立功授衔的消息传回家乡后,一家人都引以为豪,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廉母的悉心教导下,廉家六兄妹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
其中老大廉宝忠担任了宁河县税务所所长,老二廉宝生在空军服役,老三则在海军某舰任少尉副连长,老四是一名刚刚入伍的陆军新兵。兄弟四人不仅“海陆空”三军圆满,还“遍布”军政二界,这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失为一桩美谈,因此那段时间成为了廉家最光荣的时刻,甚至在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
而培养出“光荣之家”的廉母李氏,更是脸上有光,她无论走到哪儿都备受尊敬。可以说,几个儿子带给她的不仅是光荣,还有响当当的骄傲和幸福。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好端端的一个“光荣之家”,竟会因为一场意外而发生了重大变故。当然,这个意外,仅仅是对于廉宝生一家。
1965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16周年,这一天,廉宝生像往常一样登上了编号为0195的伊尔-28轰炸机,执行日常训练任务。临上飞机之前,机长李显斌面色沉重,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
不过,廉宝生知道李显斌一直对他不太满意,因为作为党支部委员,自己经常都会批评教育表现不太好的李显斌,所以他也没好多问。
根据相关规定,飞行途中飞行员不能随意走动,廉宝生坐在飞机的尾部内,因此他的一切行动自然要听从领航员李才旺的指示。但廉宝生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任务执行,竟是他与大陆的永别。
飞机起飞不久后,原本按照计划需要往正北飞行的飞机却突然一改方向,开始往南飞行。李才旺当即发现了不对劲,于是他赶紧用机内通话器提醒机长李显斌:航向错了,立刻修正。
当时李才旺以为是李显斌读错了罗盘刻度,就没多怀疑,然而自己连续呼喊了好几声后,李显斌都没有将航向修正过来,李才旺这才意识到有蹊跷。但考虑到有可能是通话器出了问题,他还是拿出纸币写了几个字,通过驾驶舱与领航仓之间的窗口递给了李显斌,可依旧没有被理会。
这时李才旺确定,这是李显斌驾机叛逃了。
李才旺深知叛逃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于是,他毅然拿出了随身携带的佩戴式手枪朝李显斌射击,但却并没有打出子弹。就在这时,李显斌也拿出了手枪,透过窗口朝李才旺射击,李才旺随即受伤,好在并不致命。直到后来李才旺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配枪早已经被李显斌做了手脚,这才导致没有打出子弹。
至于尾仓的廉宝生,还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就被莫名其妙带到了台湾。
很快,轰炸机就飞到了金门岛上空,台湾驻军发现飞机来自大陆以后,随即拉响了防空警报,并开始朝李显斌射击。尽管李显斌按照台湾电台给出的投降信号作了处理,但金门驻军依旧没有停止炮火,因此他只好继续南飞,将飞机开到了台湾桃园机场。
在桃园机场上空,李显斌再次演示了“连续摇摆机翼”的投降信号,而这一次果然奏效,他得到了机场允许降落的示意。
随后根据机场人员的指示,李显斌驾驶战机开始降落,但就在机轮距离地面不到20公分时,飞机机头却突然向上抬高,导致飞机几乎是垂直着陆,尾部与地面产生了剧烈的摩擦。当时这一幕引起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一阵惊呼,大家表示谁也没有见过这种情况,而明眼人都清楚,除非是飞行员刻意为之,否则不可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飞机停下后,尾部已经被磨去了一大截,这时舱门打开,李显斌举着双手下了飞机,随即被一众国民党官兵控制。李显斌表示,自己是来投诚的,与他一起的还有两名飞行员。之后在他的指引下,国军先是拖出了领航仓内受伤的李才旺,然后找到了尾仓中的廉宝生。
由于尾仓受损相当严重,廉宝生也受了重伤,当时他的双腿已经被完全磨掉,只留一个血淋淋的屁股。国军发现廉宝生时,他已经因剧痛陷入了昏迷中,而就当国军准备将他拖下飞机时,他醒了过来。
后来根据李才旺回忆,廉宝生醒来后发现周围满是荷枪实弹的国军,当即意识到自己被挟持到了台湾,他两眼透出悲愤,似乎想要严惩罪魁祸首李显斌。但由于伤势严重,他无能为力,最终只好拿出随身佩戴的手枪,枪口对准了胸膛,并扣动了扳机。
就这样,还不到30岁的飞行战士廉宝生,就这样牺牲在了尚未解放的“异乡”,他用一种极为壮烈的方式,捍卫了自己身份和尊严。
“他是真正的英雄!”十年后,回到大陆的李才旺如此表示。
李显斌叛逃时,正处于两岸对峙的白热化阶段,因此对于李显斌“归顺”一事,台当局自然是大做文章。在李显斌驾机叛逃到台湾仅一个多小时后,台湾就通过广播大肆宣传了这件事,还公然将三人称为了“反共义士”,宣称要给予高度嘉奖。
当时空军指挥部还在坚持对“0915”进行呼唤,认为他们只是暂时迷航。然而当李显斌等人叛逃的准确消息传来时,所有人提着的心才从焦急转化为了震惊,大家都很难相信这个事实。
对于廉宝生牺牲一事,台当局则采取了李显斌“太紧张导致操作失误”的说法,将其描述成为了一个意外。尽管明眼人都清楚机尾坠地是李显斌有意为之,但台当局根本就不在意,为了达到宣传目的,台当局还刻意掩盖了廉宝生因拒绝当叛徒而成为烈士的事实,极力把他抹黑成了所谓的“义士”。
几天后,台当局还为廉宝生举办了“声势浩大”的追悼会,为了更好地起到宣传效果,蒋经国还亲自出席了仪式,并赠送了长达八尺地巨幅挽幛,上面写着“尚义成仁”四个大事。除此之外,台湾“空军总司令”徐焕升也率众对廉宝生进行了祭奠,这无疑更加坐实了廉宝生的“叛逃事实”。
廉宝生在被“厚葬”以后,李显斌和李才旺都得到了台军局的“承诺兑现”。作为主犯的李显斌得到了2500两黄金(折合新台币280万),并被台湾授予空军少校军衔。而李才旺虽然并非诚心“投诚”,但也得到了1000两黄金的“奖励”,且同样获得了台空军的授衔。
很快,李显斌等人“邀功受赏”的消息就传回了国内,要知道对于我国来说,对于叛徒的容忍度一向为零,因此三人随即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只不过,尽管三人一同被定为了叛徒,但廉宝生的不少战友都不愿意相信这个结论,因为战友基于对他的了解,都认为他在部队中表现出的爱国忠诚是由内而外的,他绝不可能做这种苟且之事。尤其是时任空军司令部副部长的孙培新,他作为廉宝生的老上级,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谁叛逃廉宝生也不会叛逃!”
孙培新的理由,首先也是出于对廉宝生的了解,认为他的忠诚度没有丝毫问题,而且他在部队表现得非常好,可以说前途无量;其次,叛逃事件发生时廉宝生才仅仅结婚18天,而且他的家庭成分好,几兄弟大多都在部队供职,家庭情况更不可能是他叛逃的理由。因此,廉宝生可以说毫无叛逃动机,“叛逃”一事,必有蹊跷。
只不过,廉宝生的通信员身份,却给部队判断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因为李显斌驾驶飞机叛逃以后,地面一直在持续呼叫“0915”,那么,廉宝生既然抱着通讯设备,他又为何不作回复呢?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廉宝生自己知道。
诚然,对于廉宝生的定论的确有些武断,毕竟廉宝生“叛变”的消息只是台湾单方面的说法,并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真实性。然而,由于廉宝生当时没有作出回复,加之另外两名当事人李显斌和李才旺又不可能给他作证,这也无法消除他的“叛逃事实”。最终,有关部门也只能采取一概而论的态度,将廉保生与李显斌二人一同定为了叛徒。
不久后,廉宝生“叛逃身亡”的消息就被告知了其家属,这个消息随即给原本幸福的廉家带来了巨大变故。
廉母李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就受了不小刺激,她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这个说法,还因此气急攻心病倒在床。不难理解,昨天还是部队中的天之骄子,今天却突然成了遭人唾弃的叛徒,如此反差,想必没有任何人能够接受,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承受。
但更坏的情况接踵而至了,那就是“叛徒家属”的冲击。
就在“叛逃”事件发生几个月后,由于“叛徒家属”的身份,在海军服役的廉家老三被强制退役,新入伍不久的老四同样也被遣送回了宁河县。好不容易走出农村的廉家兄弟,就这样重新回到了老家务农。至于大哥廉宝忠,虽然失去了税务所长的职务,但他此前在担任公社书记时政绩卓越,所以只被调回了生产指挥部,好歹算是保住了一份工作。
从此,“光荣之家”便成为了“叛徒之家”。
对于廉家人来说,他们是无论如何会相信廉宝生会叛逃的,尤其是廉母,她始终坚信儿子的秉性。
于是,在廉母的主张下,唯一还有公职的大哥廉宝忠担起了为弟弟平反的重任。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一封接一封地给政府和部队写申诉信,希望挽回弟弟的清白。只不过,面对着如山铁证,廉宝忠的申诉信终究是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18年,直到1983年的一天,廉宝忠突然得知,李才旺回来了。就是那个和自己弟弟一起“叛逃”的李才旺回大陆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廉宝忠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他赶紧去翻查消息的出处,结果,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他总算找到了李才旺发表的一则声明:自己和廉宝生是受李显斌的欺骗,不能及时发现他叛逃台湾的意图,而自己也无法制止事件的发生。
李才旺的这则声明,对于廉宝忠而言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于是他赶紧联系了李才旺所在的外事部门,几经周转后,廉宝忠终于还是在李才旺离开大陆前见到了他。
原来,李才旺此时已经是归国华侨身份,此前他对于自己当初“叛逃”的来龙去脉作了大致的说明,并请求大陆的原谅,最终得以免除了刑事责罚。而面对廉宝忠的来意,李才旺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他还应廉宝忠的请求为廉宝生开具了一纸证明,以证实廉宝生是被挟持到台湾的。但对于他的死这个重要问题,李才旺的证词却有些语焉不详。
当然,凭着李才旺的一面之词,还不足以撤销廉宝生的“叛徒”身份,毕竟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有更有力的证据证明才行。
而廉宝忠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尽管心有不甘,他还是致力于收集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结果,这一等又是8年,直到1991年,随着叛逃事件的主犯李显斌潜回大陆被捕,对于廉宝生的“叛徒”定性,才总算得到了改变。
原来,1991年时,在台湾纸醉金迷的李显斌得知自己的老母病了,由此产生了回乡探母的念头。考虑到当时距离他叛逃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他便自以为大陆已经忘记了他,于是便悄悄潜回了大陆。但没想到的是,李显斌一入境,他的有关行踪就被公安部门发现,等到他探完母亲准备返回时,公安部门在青岛机场将其一举抓获,这个可恨的叛徒,总算是落入了法网。
在接受审判时,李显斌对于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根据有关要求一一作了交待。最终根据李显斌的供词,大陆确认廉宝生确实没有叛逃行为,而且当时为了拒绝投降还举枪自尽。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廉宝生哪里是什么叛徒,这是响当当的英雄,是烈士!
很快,空军政治部就取消了对廉宝生“叛徒”的定性,并为其恢复了名誉,将其追为了烈士。而这一天,距离廉宝生自杀殉国,已经过去了整整26年。
“也许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句话,不难理解,也不难使用,但其中过程艰辛,却只有当事人才会体悟。作为廉宝生的家属,廉家人承受了太多,也付出了太多,所以当廉宝生被平反的消息传到廉家后,一家老小无不痛哭流涕,滚烫的眼泪中,承载了太多的委屈,和对亲人的告慰。
值得一提的是,为廉宝生平反这项大事完成后,廉家人又开始有了新的忙碌,那就是将他的遗体从台湾运回来,葬归乡土。但这件事在当时,又谈何容易?
1993年,廉母走到了生命尽头,她的遗愿,也是托付廉家后人:“把老二接回家,这个家就完整了,如果你们完不成,就交给你们的儿子。”
秉持老太太的遗愿,廉家人又开始奔走,积极打听廉宝生的墓地所在。终于,在经过多方努力后,廉宝生的墓地在台湾桃园大园公墓被找到,当时已经多年没人打理。而且由于下葬时台当局弄错了他的名字,将“宝”误刻成了“保”,让人一番好找。
2016年9月,廉家在与台湾方面积极沟通后,最终获准将烈士遗骨运送回大陆。27日,廉家人亲赴台湾对廉宝生的遗体进行火化,虽然当天台风大作,但廉家兄弟还是坚持完成了火化,翌日,廉宝生烈士的骨灰被护送回了天津。
9月30日,在礼兵的护送下,廉宝生烈士的骨灰被安葬在了蓟运河畔的天津宁河烈士陵园。从此以后,烈士墓前,再也没有缺少打理,也再没有缺少祭奠。
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过八旬的廉宝忠还特意去了一趟母亲墓前,向廉母跪哭:“妈,我把老二带回来了!”当时场景,无不令人感动。
由于李显斌的一念之恶,不仅使得廉宝生厄难,更是造成了整个廉家的不幸,对于廉家,李显斌显然亏欠得太多。而落入法网后,李显斌被判处了15年有期徒刑,也算是罪有应得。只不过,该服的刑期还未到头,李显斌就在假释期间病死,如此结果不得不令人唏嘘。
当然,造成廉宝生背负冤屈的罪魁祸首,还是蒋介石的台湾当局。如若不是他们当初丧尽天良利用廉宝生的死来进行宣传,又怎么会造成他被误解,烈士又如何会成为叛徒?
好在历史并没有做绝,它让李才旺回了大陆,又让李显斌回了大陆,而英雄的冤屈,这才得到了昭雪。真相没有被历史湮没,这也不失为一件幸事吧。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