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勇敢地向“升学宴”说“不”
发布时间:2021-07-11 08:59 阅读量:1774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党员干部,违规的升学宴不要办》,列举了“瞒天过海偷偷办、言行不一任性办、化整为零分散办、退居幕后替身办、运用公车公物办、超标超线放肆办、收受管理对象礼品礼金”等七种违规操办升学宴席的错误行为,旨在营造风清气正、勤俭节约的社会环境。抚顺新抚区教育工委下发“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职教师不得触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不得违规举办升学宴的“七条红线”,严格遵守“通知”不得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等有关纪律和规矩。如有违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坚决把思想认识挺在前面,充分认识“升学宴”的社会危害性。“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教师参加学生家长宴请”一事中的两位教师被警告处分,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冤枉。但教师参加“谢师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可小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社会上的“谢师宴”“升学宴”说到底是一股“吃喝风”,党员干部、教师接受家长宴请与党纪政纪、师德师风建设是相悖的;不仅有损自身形象,也会损害干部形象和教师形象,损害师生之情;升学宴之风的盛行、滋长和蔓延,会直接导致学生家庭间的相互攀比,成了学生家庭的一大负担。对于举办或参与“谢师宴”“升学宴”的党员干部和在职教师,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坚决把党纪政纪挺在前面,切实维护“通知”的权威性严肃性。广大党员干部、在职教师要做遵章守纪的模范,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不得触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七条红线”,切实履行“师德承诺书”的承诺。各校要不折不扣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本校师德建设活动;深入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准则,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师德违规行为的发生,把“准则”和“通知”要求转化为教师行为指南与师德底线;严肃查处师德师风违规行为,要以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执行师德师风铁律,维护师德规定的严肃性,为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开好局起好步。
坚决把“护身符”挺在前面,切实增强执行“通知”规定的坚定性。近年来,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要举办宴席,这种不良风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家长为了炫耀富裕设席,有的家长为了脸面好看跟风,有的家长为了收受礼金办宴,再加上一些商家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大肆宣传推波助澜,助长了“谢师宴”“升学宴”不良风气的滋长。“七条红线”和各地“通知”明确严禁党员干部、在职教师参加“升学宴”“谢师宴”,这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道“禁令”,更是一种“保护”。有了这道“禁令”作为“护身符”,不仅学生和家长不用再为是否要大摆“升学宴”而犹豫不决,而且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也可理直气壮地拒绝“赴宴”,做到态度坚决、立场坚定,谢绝有力,不可半推半就,给宴请者留有可乘之机。
把初心和使命挺在前面,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践行者。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履行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对教师而言,学生能个个成才、桃李满园是教师最大的愿望和安慰。只要家长教育子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配合学校共同施教,便是对教师最大的报答,而大可不必大摆“谢师宴”,勿让“谢师”变成“害师”。感恩教师、感恩亲朋的方式很多,通过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张贺卡、一句问候语、一封感谢信等健康、文明、便捷的方式来表达谢意,这远比一顿饭更有积极意义。作为教师,要自尊、自爱,学会拒绝学生和家长的宴请,学会保护自己。党员干部和教职工要引领家长通过健康、节俭、廉洁、文明、高雅的方式进行庆贺,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眼下,正值中高考分数揭榜之时,也是“谢师宴”“升学宴”粉墨登场之时。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和自觉遵守“违规的升学宴不要办”“不得参加谢师宴”的禁令,从而为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辽宁抚顺许华凌)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