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的颜色
发布时间:2021-08-28 13:25 阅读量:1837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塞罕坝人用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描绘了从黄沙遮天日到今朝松柏满目绿的绿色奇迹,总书记的到来是对塞罕坝人最好的肯定和最高的赞誉。
“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黄色荒漠。建国初期,塞罕坝一带已经彻底荒漠化。“黄沙卷地乡音断,衰草连云日月空”,风吹沙起,雪暴雨凇,成了看不到尽头的一片荒原。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而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浑善达克沙地的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北京的海拔43.71米,紧邻的浑善达克、巴丹吉林等沙地沙漠继续南侵,像两头饿狮,直犯京城。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塞罕坝此时已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草木不见,黄沙弥漫,风起沙涌,肆虐地扑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北京城,导致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作家李春雷曾描述荒凉的塞罕坝:“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那就是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黄沙”。这就是塞罕坝曾经的颜色。
“林海莽苍苍,松柏满目绿”的绿色奇迹。用生命灌溉沙土,用信念孕育希望,半个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里植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也为首都树起了绿色屏障,塞罕坝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每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瞰松柏蔚然,泉水清澈,塞罕坝是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辉样板。绿色发展是塞罕坝人的不懈追求,一代代塞罕坝人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优先、协同共进,提振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担起守护生态责任,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支撑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绿色发展,久久为功,林场还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3200多贫困人口从林海中收获幸福。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换来了“林海莽苍苍,松柏满目绿”的绿色奇迹,这是塞罕坝现在的颜色。
“红色基因传,英雄越千秋”的红色精神。艰苦奋斗是塞罕坝精神的鲜明特质,红色基因在塞罕坝人的血液中代代传承,无数英雄“戈壁扎营织梦幻,荒原拓土战风霜”,坚持不懈、埋头苦干。“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是塞罕坝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的真实写照。山河为证,77岁的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曾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上山劳作,实在撑不住就和工友们唱着革命歌曲互相鼓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棵树”,是“望海楼”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妻的铮铮誓言;28岁的刘鑫洋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林场当技术员,她的爷爷和父亲也都是塞罕坝林场的务林人。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塞罕坝红色精神在每一代务林人心中传承。“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塞罕坝人用热血丹心谱写了红色精神的最美华章。
从“黄色”荒漠到“绿色”奇迹当惊世界殊,见证了中国人民血脉传承的红色精神,并让这种精神熠熠生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贾志红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