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大党制胜秘诀
发布时间:2022-01-07 08:26 阅读量:2848
杨小军 邵 燕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专门阐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这条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制胜秘诀,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也为我们更好地开创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
作为研究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一系列科学理论原则,深刻改变了社会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一次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与中华民族求解放的伟大斗争相结合的产物,这决定了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基因。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思想、群众观点贯彻到自己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使其成为指导党领导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行动指南。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任务、目标有所不同,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人民理论,但本质上都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人民思想,真实还原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在历经百年奋斗之后,坚持人民至上已被锻造成党的一条宝贵经验,成为党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重要遵循。
坚持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践行实践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人民”二字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贯穿于百年奋斗的全过程。不论世情、国情、社情如何变化,不论时境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也没有变。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决议》深刻阐明了百年大党取得历史成就、采取的历史性壮举,都是党用实际行动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的鲜活体现,也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人民至上早已被党深深融入血脉,植入骨髓,浸入灵魂,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困难,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具备的优秀品质。
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不懈的价值追求
经过百年艰苦奋斗和努力,党领导人民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要紧紧握住坚持人民至上这条宝贵经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将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已经发展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治箴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决议》号召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至上,激发人民活力,创造历史伟业。新的征程上,党不仅要继续维护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还要维护人民的政治权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其二,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为人民造福。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其三,要坚持人民评价至上,牢牢扎根人民,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非写在纸上、喊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关切,解决人民诉求,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巩固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强大根基。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发展观演变的内在逻辑研究”(19BKS090)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