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论坛》第006期:不忘初心担使命 扎根基层利民生
发布时间:2022-08-20 10:31 阅读量:3748
凌源市驻村第一书记 李树楠
我是朝阳市第三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18年3月被选派到凌源市沟门子镇毛杖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继续下派到凌源市三家子蒙古族乡党杖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从驻村那天起,“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承担组织重托,肩负百姓期待,丝毫不敢懈怠。”这句话一直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被选派到基层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我深刻认识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要务,持续深入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主题教育,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融入血液、融入灵魂;通过主题教育,自觉加强政治修养,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
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并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好党章等紧密结合,持续在学懂、弄懂、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学习自觉和行动自觉。
真扶贫 扶真贫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必须时刻心系群众百姓,主动帮助群众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特别在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如何做好真扶贫、扶真贫,成了我始终牢记的使命。
在解决毛杖子村太阳沟组雨天出行难的问题上,我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太阳沟组50多户村民200多人修建了2.2公里乡村路和一座民用小桥,使百姓从此改变了出行困难问题,深得百姓夸赞。为方便百姓业余活动,我出面协调单位修建沥青文化广场1600平、捐赠大型组合音响一套。为增加贫困户年收入,我协调单位和凌源金融办,决定每年为毛杖村发放鸡雏和饲料。为改善落后的村办公条件和村委会安全饮水问题,我协调单位为毛杖子村购买高级打印机一台和全新电脑一台,饮水机一台。为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我捐款一千元并协调本单位捐赠口罩三百个。同时,对贫困户上网课的学生提供教学指导,捐赠相关书籍、衣物等。为了提高百姓业余收入,我们多次外出考察项目,现有手工插花、手缝大衣、编手链等项目已经在村里落户,村民已从中受益。为了更好壮大集体经济,协同村两委班子成立种植农产品合作社,已经种植小米30亩,同时为打造高端小米注册了商标“玉珠黄”.
发挥专业特长 丰富农村“课堂”
我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省二级心理咨询师,先后被评为朝阳市优秀第一书记、凌源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面对一个村里小学只有11名一年级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与学生教学相伴的,是一名校长和一名老师。为助力乡村教育、丰富学生“课堂”,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决定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教育事业,携手驻毛头坝村第一书记张渤,在党杖子村小学开设了陶艺课程,意在使村里的孩子开阔视野,用最朴实的“泥巴”开启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真正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
在农村,“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而陶艺在中国更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为学生们带来新鲜课程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课堂上,张老师向孩子们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并为每位孩子准备好陶艺的制作材料,一团团普通的“泥巴”,在张老师手中瞬间变成了千姿百态的泥塑。孩子们带着求知的渴望,聆听老师带来的陶艺课,感受从未接触过的课程,创作着一件件透露着稚嫩又富有想象力的陶艺作品。为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两位驻村第一书记表示,将把这种教学活动常态化,真正用实际行动丰富农村“课堂”,为农村教育做点实事和好事。
(主编 孟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