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科技助农接力棒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建业乡平安村第一书记任海
发布时间:2023-04-06 11:11 阅读量:7643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通知要求,2021年9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任海同志被派驻到凌海市建业乡平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拥有“科技底色”的任海团结村两委,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主要职责,重点推进科技与农业有机融合,科学赋能发展,技术服务三农,组织开展系列科技助农兴农活动,助力帮扶村庄发展增添科技动能。
(一)抓住基层党建“主线”,当好党建“领头雁”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任海在开展驻村工作时,清醒地认识到实施乡村计划,关键在党员干部,核心在基层党组织,因此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责任落实,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同频共振,有力促进了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村民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注:平安村第一书记任海为支部党员讲党课
注:平安村开展第一书记领学宪法活动
(二)构建科技助农“高线”,当好助农守护神
科技助农是任海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拥有“科技底色”的任海,大部分的心思都集中到助农工作上。他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第一书记乡村振兴科技支撑专项为依托,坚持示范和栽培技术相结合,坚持科技人员与示范户相结合,坚持示范内容与当地生产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组长,建立新品种示范田,筛选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使新品种、新技术尽快应用于当地水稻生产,并向周边地区辐射,从根本上带动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为村民义务举办水稻春耕备耕培训班,开展科技培训、科普讲座、科普汇演等活动,每年指导培训农民80人次以上,发放技术指导资料300份以上。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及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适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外出参观、示范带动、技术培训等形式,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让农民“会”种地变成“慧”种地,有效推动“靠经验种田”向“凭技术增产”的转变。
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袁院长和李国威同志来到示范区进行指导
(三)谋划产业发展“航线”,当好强村“实干家”
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为了扎实有效做好科技助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海在驻村期间,积极部署产业发展,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协调项目、落实政策,推动产业科学持续发展,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2022年完成“耐盐优质水稻品种盐粳337示范”,2023年开展了“优质高食味耐盐水稻品种示范”,通过项目实施和示范,筛选出盐粳337、盐粳927、盐粳939等优质高食味耐盐水稻品种,提升农产品价值、延伸产业链,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升级,达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水稻专家深入田间进行水稻栽培技术指导
(四)保证为民服务“在线”,当好群众贴心人
让政策走好“最后一公里”是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任海坚持“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成为平安村群众的贴心人。在平安村,任海深入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让广大群众做政策的明白人,做民主自治、邻里和睦的践行者。结合文明创建、学雷锋等系列活动,任海与驻村干部和志愿者们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春耕、备耕时节,主动靠前帮助农户进行播种。在节假日,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关心关爱村里的困难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确保他们长期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这是任海的工作格言,也是他的真实写照。面对复杂、繁重的驻村工作,他始终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用脚步丈量着肩上的责任,用汗水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用行动演绎着第一书记“接过科技助农接力棒、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责任担当。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驻凌海市建业乡平安村第一书记 任海
【责任编辑: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