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医疗队:新中国公共卫生外交事业的起点
发布时间:2023-11-12 21:15 阅读量:12541
在卫生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公共卫生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援外医疗队,则是新中国公共卫生外交事业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初就开始了对外援助
1950年1月18日,中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当月底,胡志明到北京向中国求援,尽管中国百废待兴,但仍“对他们的要求均给以满意的答复”。
1963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来访的非洲朋友时进一步表示:“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
中国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注重发展和民生的实效,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等基本原则,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好评。
1950年以来,中国向亚洲、非洲、东欧、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区的16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帮助受援国建成了近2000个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约10万名各国官员及管理技术人员来华参加培训和研修。
新中国第一个回应阿尔及利亚的请求
1962年7月,位于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斗争,摆脱外国殖民主义者长达130多年的统治,赢得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新生的阿尔及利亚政府面对弹痕累累、满目疮痍的现实,急需医治战争创伤,发展民族经济,填补西方医生撤走后留下的医疗空白,解救疾病缠身、求医无门、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平民百姓。当年底,阿尔及利亚政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全世界发出了紧急呼吁。
1962年12月中旬的北京后海,结着厚厚的冰。后海北沿44号的卫生部大院里,一个贴着国际邮票的狭长的白色信封,摆在了卫生部办公厅对外联络室29岁的工作人员钱君琦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封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部长穆罕默德·纳卡叙亲笔签名的信函,由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通过外交部转来,还附有大使馆致卫生部的一封简短公函。2012年4月下旬的一天,钱君琦回忆,由于当时室里没有相应语种的翻译,她临时找人翻译出了这封信函。原来,阿政府请求中国派医疗卫生代表团访阿,并希望中国派出医疗队长期在阿工作,提供具体的医疗援助。钱君琦立即将两封信函呈交对外联络室主任张惠新,经由卫生部上报中央。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很快作出批示。
1963年元旦,在西方国家还没有作出反应的情况下,刚刚从三年自然灾害阴影中走出来的中国政府,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友好情谊,第一个回应阿尔及利亚政府的请求。北京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派出医疗队,支援阿尔及利亚。
赢得当地百姓广泛赞誉
1963年4月6日,第一批着装统一的13名援阿医疗队队员,登上了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
当时新中国与西方国家还没有开辟航线,只能绕道莫斯科前往阿尔及利亚,旅程显得颇为曲折而漫长。
4月16日,这支援外医疗队经过长途奔波,终于到达了阿尔及利亚西部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赛义达,13名队员开始了他们全新而充满未知的生活。
队员们到达阿尔及利亚后,每天只有两顿饭。食品也比较简单,以土豆、洋葱和西红柿三大样为主,没有其他蔬菜,更别说在国内餐桌上常见的调料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卫生部很快就从国内派了一名厨师过去,专门为队员们做饭,以保障他们安心工作。
至于与国内的通信联络,队员们的来往信件要通过外交部的信使转送。信使两人一组,每月往返一次。每个月只能够接到一次信件,不顺利的情况下,可能两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得不到一封回信。
到了6月,中国又先后派出两批11名医疗队队员,队员们从国内陆续来到了赛义达。医疗队的总人数达到24人。
与此同时,中国无偿提供给阿尔及利亚的药品器械也陆续抵达。
中国医疗队第一次出现在赛义达时,引来了当地民众的极大兴趣,除好奇之外,他们更多的是投来陌生和疑惑的目光。
中国医疗队打破了病人找医生、从乡下到城里看病的思维定式,决定到边远地区去义诊,下乡做巡回医疗。他们到达偏远农村后马上恢复了14个形同虚设的所谓“门诊部”,每星期定时定点问诊两到三次。在赛义达一个偏远的牧区,当地百姓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医疗队为什么要到这里来”,队员们回答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广大农牧民治病”。
一开始,许多人半信半疑,认为中国医生比不上欧洲的专家。中国医疗队队员魏金元曾经诊断了一个胃溃疡病例,病人不信,专门跑到170公里外的奥兰市作检查,两边的检查结果一模一样。
中国医疗队真正得到认可,是在眼科医生刘钢给患者做好白内障手术以后。白内障在当地被认为是无法医治的病,那些重见光明的人惊喜交集,奔走相告。“所以还是有过硬的技术,没有过硬的技术哪里能站得住脚?”医疗队队员徐贤泽晚年这样感慨地说。
为了继续扩大中国医疗队的影响,医疗队进一步提出“深入农牧区,面向农牧民”,开辟新的巡诊基地。两名队员被派到梅谢里亚县医院工作,负责门诊和80张病床。
凭借着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过硬的医疗技术,中国医疗队很快赢得了阿尔及利亚民众的心,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也逐渐被院方和同行认可。
周恩来:“希望你们都成为白求恩式的医生”
最令援外医疗队队员兴奋难忘的,就是在他们援外期间,见到来自祖国的亲人。
1963年12月2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阿尔及利亚时,在奥兰市接见了中国援外医疗队。
陈海峰作为援阿医疗队副队长,有幸亲历了周恩来接见医疗队的全过程。
12月24日傍晚,刚从牧区巡诊完正返回医疗队驻地的陈海峰,接到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曾涛打来的电话:明天上午,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要到阿尔及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奥兰市访问,由于奥兰市既无中方任何派出机构,也没有可以借助的友好单位,中国医疗队就成为唯一可以依赖的力量了。
医疗队的驻地赛义达离奥兰市有数百公里,因此,中国大使要求医疗队克服困难,在第二天8点前务必赶到奥兰机场停机坪,协助使馆人员做好总理一行到达后的安全保卫工作。
放下电话,陈海峰就与医疗队队长谈泰阶商量落实方案,决定由陈海峰带15个人去奥兰机场,其他人由谈泰阶带领留守医院应付急诊。为了不耽误事,陈海峰带着队员25日凌晨就动身了,在黎明前赶到了奥兰机场。
周恩来和陈毅走下舷梯,先与阿方官员握手,然后就径直走到打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队”横幅的队员面前。
周恩来走到陈海峰的面前说道:“在飞机上,我已经从阿方官员那里得知,医疗队的工作很出色,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阿方官员对医疗队的工作评价也很高,认为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25个外国医疗队中,中国医疗队是最出色、最值得信赖的一个医疗队。因此,我一定要抽点时间听一下医疗队的工作汇报。”
然后,周恩来又大声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听说你们的工作很不错嘛,要继续努力,为祖国人民争光。”听到周恩来的这一席话,大家顿时觉得一股暖流涌入全身。
周恩来和陈毅在奥兰市只停留了一天,主要参观了奥兰市的北非玻璃制造厂和阿尔及利亚压缩液化气厂以及一个农场。按照预定计划,医疗队队员一直伴随在代表团左右。
在参观压缩液化气厂时,周恩来饶有兴趣地询问了许多技术细节。在厂会议室,当阿方人员介绍情况的间歇,周恩来回过身来,对陈海峰说:“本来我是想挤出一点时间,听一下医疗队的工作汇报的,但看来实在是抽不出空来了,只好委托陈毅同志专门听取你们的汇报了。”随后,他就与陈毅打了个招呼。
陈海峰向陈毅和乔冠华简要汇报了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的工作情况。陈毅听后,对医疗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医疗队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参观结束后,医疗队队员陪同周恩来一行返回奥兰市宾馆。
在奥兰市的当天,周恩来因感冒正发着高烧,但他没有跟任何人讲,只跟陈海峰要了点抗感冒的药。他一直坚持进行国事访问,直到返回奥兰机场,还在机场与阿方有关方面进行紧张的双边会谈。
尽管身体不适,周恩来却没有忘记医疗队的同志们。会谈一结束,他就来到医疗队队员的身边,对大家说:“你们是中国有史以来派到国外工作的第一批医疗队,既光荣,任务又十分艰巨,而且,面临的许多困难基本上要靠你们自己来克服。中央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为阿尔及利亚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作出贡献。”
周恩来还叮嘱医疗队队员要“学习发扬白求恩精神”,“更好地工作,把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健康当作中国人民的健康一样对待”。说完,周恩来与医疗队队员在机场前厅合影,并邀请本·贝拉总统一起合影留念。
周恩来在登机前,还特意与医疗队每个队员逐一握手,表示感谢。当他走上舷梯时,又突然回过头来,对医疗队队员们大声说:“希望你们都成为白求恩式的医生。”
由于队员们的优秀表现,在阿方政府的强烈挽留下,中国援阿医疗队从最初约定的半年延长为两年。
(作者:罗元生,摘自2020年第9期《党史博览》)
(学习时报)
【编辑:乔宇】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