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最新创造性的重大理论成果
发布时间:2024-08-06 15:30 阅读量:11636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和总体目标,明确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五大原则,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在我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在回顾近、现代中国史,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创造性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新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关键。“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的历史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主要矛盾也不同,因此,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目标也不同。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探索阶段。新中国刚建立时,我们面对一个经过多年战争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工业经济比重很低的落后的农业国家,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建设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现状之间的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此之前,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极左思潮的影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受阻。虽然我们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国民经济整体处在“短缺经济”状态,粮票、布票、肉票、油票、豆腐票、副食品票、煤饼票,百姓生活离不开各种票证。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较低。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至进入新时代前的实践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说到:“我们定的目标是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的不同,我姑且用了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全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4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个世纪用30至50年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人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上世纪末,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继续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小康。
第三阶段: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建设迈入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全面提升阶段。这个时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能再将我们的生产界定为“落后的社会生产”,且人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之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远大目光、非凡魄力,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深入探索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战略,终于在党的二十大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方面的中国特色。这五大特色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紧密相联、相互呼应,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层次规律性探索。
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是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创造性的重大理论成果
(一)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子。
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实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进入其高级阶段帝国主义社会,然后,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在几个高度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列宁同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某个薄弱环节在一个国家首先产生,这就是前苏联。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及其高级阶段帝国主义社会这一社会发展阶段,没有经历过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物质财富相对丰富这一现代化生产的社会形态,所以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并没有高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人民生活也并没有这些发达国家富裕。但是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并没有像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垮掉,甚至,还发展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因为我们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归纳起来,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但我们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经典著作所描述的社会主义是不一样的。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社会主义国家一旦建立,就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商品经济。邓小平结合中国国情,探究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胆提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尽管我们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我们仍然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们的现代化路子,就是在这样的基本国情下经过不断的探索走出来的。
(二)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有着多个民族、人口数量特别巨大、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的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路子。
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建设现代化,还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所未遇见也未论证过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大担探索,不断完善,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所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要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在于帮助自治区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民族没落下,就是这一制度优势的体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每个民族既共同奋斗又共享成果,一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在这样的国情下,如何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绝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这些年,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2014年以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0%,以年均约2.9%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6.2%的国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正在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断迈进。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小,加上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实现共同富裕难度不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总书记还讲:“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先是要把‘蛋糕'做大,再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按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12588元,年均增长11.6%。相信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和各项政策的具体落实,共同富裕肯定会越做越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会越来越多。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径。
一直以来,国际上一直有种错误的论调,国内也有一种模糊的认识,似乎现代化只有一种模式,就是西方式。其实,每个国家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人口状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多有不同,硬把一个或者几个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植入到另一国家,并不合适,有时还适得其反。比如,美国用武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把美国的这套所谓的现代化国家的治理模式植入到伊拉克,不但没有使伊拉克变成像美国这样的现代化国家,反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战乱、饥荒,人民民不聊生,政府苦不堪言。
每个国家,都有权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适合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世界各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借鉴吸收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结合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融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呈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新范式,是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系杭州市人大代表兼法制委员会委员 胡祥甫)
【编辑:乔宇】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