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 诗书之路 “2024中国著名作家辽西走廊文化行”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8 17:14 阅读量:104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地域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辽宁被誉为“龙兴之地”。辽西走廊是中国四大民族走廊之一,是连接东北与关内各地的通道,在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渔猎文明、海洋文明的连接地带。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契丹辽文化、镇山文化、佛教文化、长城文化、走廊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查海遗址的"中华第一龙",塑造了华夏最初的精神图腾,彪炳千古;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华民族寻祖问源的圣地、东方文明的曙光,玉出红山,礼行天下;千年奉国寺,中国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巍峨的大雄宝殿,宣示着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兴城古城,厚重典雅,记录了多少边关岁月、峰火狼烟和这片土地多元文化相融相合的激荡……可谓一眼万年。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辽西走廊文化保护与传承,提出要进一步突出“咽喉”的区位优势,做好辽西走廊廊道文章,推动文化建设。
10月13日-10月26日,为更好的宣传辽西走廊之风土人情和灿烂文化,助力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新时代目标,由辽宁省文旅厅和香港商报共同主办的“千年古道 诗书之路——2024中国著名作家辽西走廊文化行”采风活动举行。活动特别组织邀请中国著名作家走近辽西,近距离感知辽西走廊丰润厚重历史人文之美,并以文学的形式、聚焦文化的影响力来解读辽西走廊,向外界展示一场别具风姿的名家写作之旅,进一步扩大辽西走廊的文化影响力,推动“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这一品牌进一步走向世界。
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一批活跃在中国文坛的著名作家:沈卫星、张陵、李舫、刘玉民、王剑冰、阿成、梅洁、王久辛、温亚军、于秋月等一同走进辽西走廊。这些作家都是当今文坛的文学大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文化推广活动,作家们来到辽宁,通过不同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辽西走廊,将寻找到辽宁更多的精彩与美丽。
本次活动作家们通过参观牛梁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查海遗址博物馆、阜新“万人坑”死难旷工纪念馆、辽河碑林公园、奉国寺、北镇庙、九门口长城、兴城古城、红海滩风景廊道、锦州笔架山、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等自然文化历史景点,充分体验辽西走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风光。
“作家行”作为香港商报打造的品牌活动,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作为国家外宣媒体的综合性报章,早在1956年,香港商报副刊曾连载金庸的《碧血剑》;1957年至1959年,再连载其《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射雕英雄传》;1960至1970年代曾连载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包括《还剑奇情录》、《女帝奇英传》、《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及《广陵剑》。
此项著名作家采风活动在中国内地已经相继开展了14年,由各地市与香港商报共同主办,曾先后走进广东、云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山东、山西、陕西逾20个省市。自2010年开始,每年一届,已邀请到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内近300位中国著名作家到各省市采风、写作,发表了1600多篇名篇佳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并得到上述省委、省政府高层的赞赏和推介。
辽西走廊的独特性和走廊文化遗产不可替代,其景观类型丰富、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文化影响巨大,这些优势也是辽宁文旅的重大优势。重走辽西走廊,有助于寻找辽宁文化之根,展现辽宁文化内涵,提升辽宁文化自信。(王艺桥)
【编辑:孙滢茜】
【审核: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