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环保在线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党建

    第一书记派到村 不见成效不撤离

    发布时间:2012-05-13 14:22 阅读量:2797

    第一书记派到村 不见成效不撤离
    2012-03-07 10:18 作者:杨志艳 来源:《党建文汇》
     
    辽宁省铁岭县望宝山村的村民都说,我们村里来了个“党代表”,这个“党代表”就是市里派来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杜喆。这丫头不得了,她帮我们修了桥、铺了路、栽了树,结束了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历史。这是辽宁选派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到村工作后,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真实写照。
     
    从2011年辽宁省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省从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了1115名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的重点是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第一书记以村为家,与农民认亲结友,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连“地气”聚人心、带队伍,心里惦记的是民情冷暖,头脑里琢磨的是强村富民。
     
    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坚持“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有活力”的标准,因村择人,用其所长
     
    为了做好第一书记的选派工作,辽宁省委组织部专门下发《关于做好向后进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要突出选派的针对性,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要选派熟悉党建工作、领导能力强的干部;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的,要选派政策水平高、驾驭能力强的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要选派懂经济、协调能力强的干部;矛盾问题比较突出的,要选派熟悉乡情村情、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的干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铁岭市,全市149名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2.3岁,副科级以上干部75人,能力强、学识高是他们的普遍特点。沈阳市坚持选派组织部门的干部进驻软弱涣散村;选派经济部门的干部进驻发展滞后村;选派管理部门的干部进驻管理混乱村;选派综治部门的干部进驻矛盾突出村,确保第一书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明确任务  措施得力
     
    围绕“管大事、解难事、办实事、抓利长远的事”,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省委要求第一书记要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着力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健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党员作用。北镇市适时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1—2名青年党员,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党员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发展,富民强村。派到后进村工作的第一书记从村情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确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阜新县要求第一书记到村工作后要制定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方案,扶持和发展一个切实可行的特色产业和成功落地的致富项目,组建多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大力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尊重和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努力推进村级组织运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抚顺市要求在第一书记任期内,确保村级组织权力规范运行、村“两委”班子成员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村“两委”班子“双述双评”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第一书记到村工作后,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统筹各方力量搞好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丹东市选派的第一书记注重加强与公安、综治、信访等部门沟通,定期组织召开信访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群众意见大、影响面广的突出矛盾。目前,共解决各类矛盾120多个,使群众感受到了整顿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加强管理  从严要求
     
    建立“四个不撤离”机制,强化第一书记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确保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工作
     
    为第一书记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第一书记在村任职期间,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仍保留在原工作单位,组织关系转到任职村党组织。工作期间,与原单位的工作完全脱钩,所任职务由原单位予以保留。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第一书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积极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各派出单位和包村部门为第一书记当好坚强后盾,派出单位领导带头深入后进村调研指导工作,在资金、物资方面积极支持第一书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锦州市的第一书记派出单位领导定期联系、及时指导,当好第一书记的参谋和后盾。截至目前,全市结对单位领导已入村调研500余次,帮助第一书记制定工作措施667条,规划引进富民新项目37个。
     
    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做好选派工作的同时,还要与第一书记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并定期进行考评,对工作认真、表现优秀、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考评结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四个不撤离”机制,即建不好村“两委”班子不撤离、选不准经济发展路子不撤离、热点难点问题不解决不撤离、达不到群众满意不撤离。鞍山市委组织部依据第一书记与县(市、区)委签订的履职承诺书,专门组织力量,着手研究出台第一书记考评细则,在季度、年度、任期内对第一书记进行严格的考评验收。
     
    探索建立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全省各地积极拓宽思路和领域,结合开展“三学三送三促进”活动,把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向所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延伸,建立机关干部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沈阳市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向所有村党组织延伸,积极探索建立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
     
    注重培训  扎实推进
     
    丰富的培训内容,多样的培训形式,明确了第一书记的工作目标,确保了工作扎实推进
     
    为帮助第一书记提高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在农村锻炼成长,省委组织部分两期在省委党校举办“全省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对1115名第一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班专题辅导课程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基层信访工作与信访制度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成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等内容。在集中培训过程中,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研讨、交流工作体会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素质、能力。
     
    同时,一些县(市)也对第一书记进行了岗前教育培训。如朝阳市双塔区通过素质提升班、发展规划班、项目建设班,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高第一书记的能力。抚顺市通过专题培训、拉练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帮助第一书记尽快打开工作局面。
     
    利农惠民  成效初显
     
    促进了后进村党组织的转化速度,加快了富民强村的步伐,培养和锻炼了年轻干部
     
    从市、县、乡机关选派党员干部到后进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既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作力量、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也有利于培养锻炼机关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从较早实现后进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的铁岭市来看,第一书记到村后,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后进村面貌得到改观,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坚持一村一策,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社会矛盾得到化解,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同时,选任第一书记到后进村工作开展以来,第一书记在农村一线经受锻炼,边学习、边调研、边实践,出色地完成角色转换,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学会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提高了推进农村工作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