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环保在线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校园党建

    吉林落马官员离任时曾自导“千人送蓝书记”

    发布时间:2016-01-22 16:20 阅读量:2612

    原标题:吉林落马官员被疑自导“千人送别”
    千人送别时的照片
    2
    千人送别时的照片

      随着反腐的深入,一些落马官员在任时的丑闻逐渐浮出水面: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昨天报道,曾当过演员的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蓝军,人到哪里“歌声飘到哪里”,进京开会时,有人一路陪唱。记者注意到,其离任松原市时,疑似自导“千人送蓝书记”。

      争议

      离任时曾上演“千人送蓝书记”

      1953年10月生的蓝军曾任吉林市龙潭区委书记、吉林电视台台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局长等职务。2003年4月转任地级市松原市市长,3年后担任松原市委书记职务,至2011年5月卸任,蓝军先后在松原主政了8年的时间。

      蓝军被查,这个消息多少令人感到意外,因为蓝军离开松原时,在当时的市委广场、市政路,曾有“千人送蓝书记”的场面,尤其是一群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的干部“群众”,手拉着各种横幅,如“蓝军,松原人民的好儿子”、“蓝书记,我们不愿您走”等,颇为引人关注。

      《新华每日电讯》对此评论称,"好书记’蓝军的横幅送行,是否又是一把胡统领的万民伞,是否又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相关报道看起来难免像是一种黑色幽默式的段子。”

      记者从现场图片注意到,送别的“人民群众”服装统一、“清一色”白色衬衣,“群众”手持的条幅也是统一制作,颜色字体、甚至边框都一致。是自发还是被自发?蓝军及松原市政府方面并无回应。

      分析

      或涉土地开发贪腐大案

      据媒体报道,2010年9月,吉林省纪委通报五起党员领导干部贪腐大案,其中,松原市国土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兼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松原项目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建设受贿案影响巨大,后被查明受贿款物1300多万元。

      巧合的是,陈建设曾负责的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松原项目,恰恰是蓝军的重大政绩。

      据报道,2009年下半年, 松原市国土局原局长陈建设(因受贿罪服刑)征得蓝军同意,用公款为蓝军购买了一辆价值115万元的越野车,作为公务用车。2011年5月,蓝军调离松原市回省里工作后,将此车带回长春归自己及儿子使用,截至案发,此车发生的维修费、保养费、燃油费等均由公款支付。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陈建设为了和蓝军拉近关系,日后能得到提拔重用,逢年过节都去“拜访”蓝军,送上红包,后得到提拔。

      在“松原吧”等当地社区网站,不断有人称蓝军事涉国土系统“窝案”。

      奇葩

      进京开会,有人陪唱到了北京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对松原的发展,蓝军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一位曾经的同事告诉记者,只要不出差,蓝军每天早晨5点多,必带人去一线晨检,发现问题现场解决,8年不曾中断。

      在其任期内,松原发生重大变化,GDP从吉林省倒数第3名跃升至前三位,还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他从初到松原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变得骄傲自负、独断专行。尤其是2006年担任松原市委书记之后,他虚荣心膨胀,更是自我陶醉到了极点。2009年9月,他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期间,代表学员到复旦大学演讲,自诩道:“松原人民已经把蓝军当成了符号”“最遗憾的是我到松原去晚了”。

      据报道,蓝军当过演员,喜欢唱歌,对别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忠告不屑一顾,不仅频繁出入松原各家高档歌厅,到外地出差期间,也是走到哪里“歌声飘到哪里”。他的“雅好”,成了别有用心者的绝好机会,一次他进京开会,竟然有人陪唱到了北京!

      荒唐

      拿红包向儿子炫耀:你爸这官不白当

      2004年春节,面对越来越多的“拜年”人,蓝军觉得“情况复杂”,认为坚决不收已经不可能,特别是好像人人都是如此,自己何必再“假清高”,平白无故得罪人。仔细思量后,他也就“悄悄地”收了。

      执纪人员告诉记者,面对所谓的“人情往来”,蓝军从客气推辞到大大方方地将红包扔进办公桌抽屉,没用太长时间“过渡”。次数多了之后,他的观念也随之转变,觉得“送礼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谁都不能改变,谁也不能完全拒绝”“这些钱姑且也算对自己这么多年辛苦工作的一种酬劳吧”,在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中逐渐麻木。

      《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称,有一次,儿子来看他,他从办公桌抽屉里掏出别人送的红包给儿子,临了还说上一句:“看看,你老爸这官不白当吧!”

      据《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