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党建网
欢迎光临辽宁党建网!
  • 首页新闻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环保在线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志愿者
  • 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评论

    在法治德治中迈向华夏盛世

    发布时间:2016-12-14 14:58 阅读量:1749

    12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章。习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把法治中国建设好,法治和德治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一杆秤,衡量轻重、左右言行,决定该不该做。可以说,法律是强制性的,具有兜底和警示功能;而道德是内修性的,有崇尚和教育作用。不能否认,任何国家虽社会制度不同,但总会有多行不义不法之徒,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法律惩治是各国唯一手段。从国家治理层面上讲,法治不是“独角戏”,只盯住徘徊于“红线”者,司法成本、社会资源承受不了。德治是教育引导,改变的是人的思想认识和主观意识,培育积极向上的朝气、正气、锐气,是激励动力非“红线”约束能办到。要实现社会进步、国家昌盛,法治和德治要双管齐向,不可分离、不可偏废。以此,推高社会道德层次,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成员相濡以沫、和谐共存、幸福安康。
    融核心价值观于法治德治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是党治国理政、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唯一通途、长久之策。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象,危害极大、不容忽视。比如,山东女孩网络诈骗猝死案,北京公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十大案例;尤其是司法领域,个别枉法案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等,冲击者人们的“安全底线”。比如,18年前被错杀的呼格吉勒图、20年前被枉判的聂树斌,都在近期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均以证据不足判决二人无罪。鲜活的事实告诉人们,法治德治任何时候都重要,夯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达到治国理政目标,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有信心有决心。
    在法治德治中迈向华夏盛世。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都渊源颇深。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明法篇》,针对当时甚极的“礼治”“人治”提出,成为社会进步与变革新思路。至唐朝时,《唐律》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刑事大典,详细列出了刑杀的情形。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和德治为党一贯坚持。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通过了《共同纲领》,在此基础上于1954年诞生首部宪法。1997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详细阐述了“依法治国”思想,提出思想道德与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上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思想道德体系。习总书记在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后,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硬,是新时期治国理政根本遵循,定国安邦必由之路。
    法治安天下,德治润人心。习总书记强调,“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达民族伟大复兴彼岸,必须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护航之策、成功之途。在治国理政重任面前,党员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争当法律的捍卫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作者:任建华
    四川攀枝花市西区卫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