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中央巡视:当好“八府巡按” 用好“党之利器”
发布时间:2017-04-10 14:37 阅读量:1755
今年,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引人注目,本轮15个中央巡视组中,将有11个组对29所中管高校党委进行专项巡视。这是继地方、央企、金融、部门等4个板块之后,实现巡视全覆盖目标的“最后一站”。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如火如荼,中央巡视工作接连“加码”,如利剑出鞘。针对巡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央给了巡视组尚方宝剑,是‘钦差大臣’,是‘八府巡按’,就要尽职履责,不能大事拖小,小事拖了,对腐败问题要零容忍。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犀利表述振聋发聩,掷地有声,既说出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也道出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
“党之利器”: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第一次开展巡视。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十七大把这项制度写入党章。2009年,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十八大要求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使巡视工作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强化。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巡视工作高度重视,2013 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关于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巡视工作情况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这“四个重要”的概括,第一次清楚地指明了巡视在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维护党纪、加强党内监督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不仅为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而且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找到了重要抓手。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更好发挥巡视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的要求,四年来,巡视工作始终冲锋在管党治党前沿和正风反腐一线,发现一批领导干部问题线索,推动解决大量突出问题,有力促进被巡视地区、单位和领域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推动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改革发展,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被誉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中纪委查处的落马中管干部超一半线索来自巡视
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是巡视工作的基本职能。早在2013年第一轮中央巡视工作启动之时,王岐山就曾提出了巡视工作的“四个着力”,即: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通过十一轮巡视,发现了一批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和突出问题。山西塌方式腐败、辽宁拉票贿选案、南充市党代会发生的有组织公款拉票贿选案,都是巡视发现的。中央纪委查处的苏荣、朱明国、万庆良、金道铭、武长顺、秦玉海等中管干部超一半线索来自巡视。“一家两制”、“靠山吃山”、“结干亲”、“能人腐败”……亦是巡视发现。
如果说巡视是利剑,那巡视的方式方法就是剑法——灵活机动,柔中带刚,必须瞪大眼睛,伸长耳朵,每一个细节都不轻易放过。苏荣离开江西之前,作为省委书记,他在省里的两次重要选举中排名都是倒数,这是中央巡视组在个别谈话中得到的重要线索。干部群众对苏荣意见大、反映强烈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经验丰富的巡视组组长王鸿举和副组长宁延令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背后必定隐藏着重大玄机,值得探究。
而对天津市公安局长武长顺的调查更是斗智斗勇,“他是公安局长,对付他,我们还是有点‘担心’。”巡视人员说的这个“担心”,并非因武长顺是威震津门的风云人物,而是他手中掌握的公安特殊手段。“我们担心手机、会议被监听,担心打草惊蛇。”巡视人员说,据反映,武长顺在公安系统工作多年,嗅觉灵敏,为人狡诈,手段毒辣,反调查能力非同一般。调查他,是对巡视人员能力、智慧和胆量的考验。尽管人物特殊、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只要干部群众反映集中,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锁定武长顺,源于大量干部群众的反映。2014年3月28日,中央第五巡视组进驻天津 。天津干部群众反腐败热情高涨。3个月间,巡视组收到来信5000多封,来电3000多个,来访4000多人次。巡视组为了拿到第一手证据、保护被约谈人员的安全,将约谈地点从天津转移到北京,而被约谈者为了防止武长顺打击报复“一路上换三次车牌”的表现更加印证了巡视组的判断。巡视组根据线索顺藤摸瓜,一桩桩权钱交易的事实浮出水面。
巡视过程斗智斗勇,巡视出的问题都是“干货”:如南航集团“营销领域贪腐问题多发,在协调航线、编排航班、客货销售中存在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问题”;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有的开办私人公司,依托中国海运经营同类业务,面上干工作,底下揽私活,吃里扒外”;神华集团“灭火工程成为少数人的‘暴利工程’,形成‘链条式’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没有避实就虚、遮遮掩掩,而这些问题只是2014年第三轮巡视反馈中中央巡视组指出的一小部分。
“正因为发现的都是党风廉政建设上的‘硬伤’,所以老百姓盼巡视组来,个别官员怕巡视组来。”浙江淳安县一位群众直言。而福建省寿宁县纪委沈添福认为,之所以巡视出的都是真问题,得益于巡视组铁面无私的巡视态度,不被地方人情世故所扰,不被金钱利益所绊。没有觥筹交错后得过且过的无为思想,更没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老好人思想。
随着管党治党实践的深入发展,巡视工作不断与时俱进。从中央第三轮巡视增加对“两个责任”和组织纪律的监督检查,到第六轮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作为巡视重要内容,第七轮强调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第八轮重点检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巡视工作进一步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盯纪律的特色越来越鲜明。2015年8月,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成为深入开展巡视工作的遵循和保障,其中首次从党内法规层面明确了紧扣“六项纪律”深化“四个着力”的内涵,使巡视与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同向而行。
巡视“招数”频创新:从常规巡视到出其不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全覆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表明党内监督没有例外、不留空白,这本身就是震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已先后开展了11轮巡视,覆盖了247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完成了对地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全覆盖,全覆盖率达90%。同时,对12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十二轮巡视再增加4省区,利剑作用充分彰显。第十二轮巡视正在进行,今年上半年要完成对中管高校的巡视,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据了解,全覆盖完成后,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将全面总结十八届巡视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在巡视工作布局上创新,中央巡视工作紧紧围绕发现问题的总要求,不断创新巡视方式。2013年,第一轮巡视就探索实行“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巡视组长不搞铁帽子,一次一授权,建立和完善组长库,到领导干部担任过一把手的地方“下沉一级”了解情况。
2014年,十八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启动专项巡视。在常规巡视同时着手开展专项巡视,精准发现,定点突破。在试点基础上,专项巡视在第六轮全面推开。专项巡视中还被归纳出几种具体的巡视方式:点穴式、巡查式、回访式等,“哪里反映强烈,哪里问题突出就到哪里巡视。”
2015年,中央巡视组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管金融企业的巡视全覆盖,方式方法随着任务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年的发展中,同类企业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具有共性,发展经验相互共享,毛病也互相传染。因此,实行“一托二”,每轮一个组巡视两家,13个组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分领域、分类别巡视,这是巡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创新,更有利于发现共性问题,破解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的难题。十八届中央第八轮巡视还有6个组实行“一托三”, 即一个巡视组巡视三家单位。
2016年,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首次开展了“回头看”。“回马枪”杀出后发现,对比上一轮巡视,4个省份均存在老问题屡巡未改的情况。“回头看”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强烈信号:巡视绝不是巡过了就完事,巡视监督永远在路上。这是中央巡视工作组织制度的重大创新,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坚定不移管党治党的信心和决心。记者发现,巡视“回头看”确实威力十足、枪枪见血。自“回头看”开始后,山东、辽宁、湖南、安徽等十二省市多名省部级干部相继落马,王珉、王阳、苏宏章、杨鲁豫、杨振超、尹海林、郑玉焯、黄兴国、吴天君、张文雄、虞海燕等都是“回头看”期间落马的中管干部。
2017年,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启动,本次巡视将探索开展“机动式”巡视,更加机动灵活,当好流动哨,发现“灯下黑”,做到“闻风而动,出其不意”,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巡视成为党内监督的“移动探头”。
用好巡视成果:必须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成果运用是影响巡视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王岐山提醒巡视组,要切实肩负起发现问题的责任:“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
中央要求,巡视组对巡视成果要了然于胸,对发现的问题要有思考、有分析、有判断,进行综合提炼。针对如何用好巡视成果, 强化巡视效果,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刊文指出,巡视移交重在规范细致。巡视移交是夯实整改责任,加强成果运用的前提。关键是把好“三关”:一要把好“审核关”。对移交的材料,承办人和组长、副组长都要分级细致审核、严格把关,确保事实准确、内容完整、材料完备,避免“了解问题时细、移交问题时粗”,影响线索质量。二要把好“移送关”。所有问题和线索都必须按规定审批后,根据问题线索类别和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移送相关机关和部门。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台账管理,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三要把好“处置关”。各相关部门对巡视组移交的每一件事项,都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置。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巡视移交问题线索的处置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保持强度,优先处置。所有移交的问题线索,必须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现在是真巡视、真发现问题,巡视组硬邦邦,剑指问题,不讲情面,让老百姓看到了共产党解决自身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国家机关一工作人员如是评价。
巡视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整改不到位,巡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014年,上海市根据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制定了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的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试点实施。在这份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意见指导下,上海市一年内就有1802名省部级、局级干部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经商办企业行为,进行了全覆盖的专项申报,经核实甄别,有182名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被纳入“需要规范”的范围,其中10人被免职,10人被调岗,1人辞职,另有3人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2016年起,中央决定将试点范围扩至北京、广东、重庆、新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
2015年3月,根据中央巡视组反映的情况,一场由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牵头,会同其他有关涉农部门一起开展的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向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完善、不到位问题,打出了一记“重拳”。4月14日,全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提出坚决纠正违规违法行为,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像这样切实落实巡视成果的事例,在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中还有很多。各责任主体及时跟进、共同发力解决巡视发现的问题,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这时,或许很多人会问整改不到位怎么办?督促“再整改”,杀个“回马枪”都是高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一次巡视提出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整改,要找省委书记说事。”从公开整改报告到“回头看”、严问责,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巡视整改不到位休想过关,巡视不是“雨过地皮湿”,谁都不要企图打折扣、“和稀泥”。
顺党心,合民意,巡视成效有目共睹。巡视组所到之处,有的群众凌晨3点出发,不辞辛苦赶往驻地;有的群众排队等候一夜,就为领到一张《来访登记表》。这些细节说明,群众对对巡视工作配合度极高,这正是反腐败最宝贵的民意资源。及时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足以说明中央反腐力度未减、决心犹在,反腐败斗争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退缩。党心民意,在反腐议题上实现了强烈的同频共振,也必将释放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