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走读”还需“多走心”
发布时间:2017-08-28 13:44 阅读量:1421
某些基层干部长期脱离岗位,奔走于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来去匆匆,蜻蜓点水,群众难谋一面,称呼这样的干部为“走读”、为“候鸟”,实际上还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走读”只是对其日常上班状态的粗浅描述,即有没有晚来早走的情形、有没有经常脱岗的情形等等,还没有涉及具体的工作状态、工作效能、工作实绩等。新华社报道中提及的“走读干部”——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原党委书记、镇长崔连海平均每天“花费”汽油费约278元,就是典型例证。
笔者以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干部“走读”的真问题还不仅仅在于“走读”,而在于“走”的方向。调查发现,很多基层“走读干部”动辄离开工作地,往城里走。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回家偷懒,实则不然。“走读干部”之所以愿意“走读”,喜欢长时间待在城里,很多时候,并不是回家享受家庭温暖去了,而是要么去上级领导机关拜访、跑官要官,要么就是结交权贵、疏通关系,其中很多均涉及不当乃至腐败行为。 或许,这才是干部“走读”的根源所在。只要权力资源依然高度集中在上级领导手中,只要评价官员的标准还是一切唯上而群众无从参与意见,则类似“走读”注定难以真正禁绝。不仅家在城市的“走读干部”会不停地来回“走读”,就是那些家在城市、工作地也在城市的官员,也会每每“过家门而不入”,往更大的城市去走,往更热闹的名利场去走。
鱼行水中,冷暖自知。在接下来的整治中,除了彻查“走读干部”的懒政之外,似乎还应从制度层面有所改进。治理走读还需走心,真正改变对于干部的考核评价标准,让民意参与对干部的升迁任免,并切实下放部分资源的分配权力,这样,“走读”之风或将有所弱化。
单位:辽宁清原县委组织部
作者:于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