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1 08:01 阅读量:2898次
魏艳鸣 鼎,国之重器也。楚大鼎,重器中之重器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寿县人,第一次知道“楚大鼎”这个名字,还是在自己考入一中就读时。高中时代,花样年华,正是读书积累的好时机,于是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寿县、寿春、寿阳,楚国国都,淝水之战古战场,豆腐发源地,宋代古城墙,状元府,博物馆……也不可避免地听人提到过“楚大鼎”!不过,彼时的“楚大鼎”三个字入我耳中,也只是家乡众多文化符号中的一个名词而已,并不曾认真思量过它所承载的含义。 而后,大学、毕业、入伍、工作、转业、再工作,生活好像始终处于一种奔波的状态,在忽忽转化而又需要极力适应的角色中消磨了岁月,楚大鼎离自己似乎渐行渐远了。却不知怎么,就在这疏离之中,似有一种力量牵着它家乡的儿女。那年,我从网上读到一则消息:经批准后复制的克隆版楚大鼎于2009年9月29日9点29分返回它的出土地寿县……蓦地心里一动,触动了些许乡愁的情肠。 为解淡淡的乡愁,2013年春,我和南京的几位诗联家们踏上了参观寿县风物的旅程。在寿州诗词学会哈余庆、李家勋、时英武等引导下,我们登八公山、听珍珠泉、游安丰塘、访孙公祠、谒廉颇冢、吊刘安墓、登宋代古城墙、瞰淝水之战古战场……当一眼看到在寿县博物馆中陈列的楚大鼎时,那是怎样一种惊艳的震撼的感觉?!它就那样静静地支撑在那里,以一种顶天立地的雄伟姿态,好像在聆听又好像在对话,它浑身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沧桑厚重感,让人内心不由升腾起庄严之气,庄严中又觉如此之亲近,似乎能触摸到它的心灵。它从远古走来,在历经刀兵血雨后,深埋于地下,从此尘封了2000多年的历史。当它最终出土于楚国故都寿县时,再次出世却又身逢乱世,时时战火频仍,处处硝烟弥漫。不得已,它又踏上颠沛流离之路,亲身见证了那段磨难的岁月,从寿县到安庆,从安庆又费力地运抵重庆,而后从重庆搬运到南京,从南京返回安徽……一路上奇迹般地躲过了战火的浩劫,一次又一次……无怪乎,今年首次国家公祭仪式,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它的造型,按等比例放大铸造而成了公祭鼎。揭幕的一刻,举世瞩目!然则,什么样的铭文才能刻上由楚大鼎而设计铸造出来的公祭鼎呢?公祭鼎铭文重点参与修改与拟定者之一的刘太品先生曾说:铭文本有一个初稿的,在参与到铭文修改的过程中,我和叶子彤先生是怀着“惕惕”之心的,因为要面对的是这么一个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的大鼎,要展现的是文明的起伏和绵长、精神的不屈和奋起……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壮哉斯言!惟有如此典雅厚重的铭文才与咱们的楚大鼎相配!从此后,铭文与大鼎融为了一体,历史和文明也与大鼎融为了一体! 今夜,遥思故土楚大鼎,心中升腾起的不仅仅是乡愁之思绪,更有那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
(作者简介)魏艳鸣,女,安徽寿县人,军旅十年,现居南京,曾获安徽医科大学学士、南京大学硕士学位。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八获中国对联创作奖,两获金奖提名。出版个人诗联集《燕鸣春风》《燕剪春风》。 (供稿 杨晓雁) (主编 孟宪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