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07:44 阅读量:5520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丰收景象,令人神往。现如今,文圣区小屯镇北雪梅村已不再是从前的萧条村,今日的景象正如辛弃疾笔下的景色一般,冬日里忙忙碌碌,夏日里热闹非凡的景象已在这个村落里徐徐铺就。
北雪梅村位于小屯镇东部,毗邻106省道。全村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在册户籍489户,户籍人口1452人。村内下辖5个村民小组(其中包括一个自然屯),全村现有党员44人,村民代表37人。村内土地总面积7544亩,其中:耕地1538亩、林地5224亩、自留地125亩、宅基地627亩、滩地30亩。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特色产业以“北雪山榛”“北雪鹅蛋”为主导产业。 多年以前,北雪梅村是一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容村貌及办公场所破旧不堪,信访矛盾极为突出,经济发展落后的行政村,村委会开展各项工作举步维艰。而如今,在省、市、区三级组织部门出资扶持培育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和驻村书记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建设宜居的美丽乡村,推动质朴醇厚的乡风文明建设......通过质朴村民勤劳的双手,北雪梅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村上下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培育特色产业项目,发展乡村产业“壮体” 一边是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正在炒制加工野山榛,一边是库房里摆放整齐的北雪坚果礼盒正准备发往各地。这是北雪梅村建成野山榛深加工项目以来村民们的主要工作。2022年7月在各级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北雪梅村争取到了上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同年9月,北雪梅村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北雪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造一座高标准野山榛生产加工基地,注册品牌商标“北雪山榛”,投产当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7万元,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23年4月,北雪梅村党支部以“北雪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与地域相邻、产业趋同的其他4个村党组织,联合建立榛子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原材料统一采购、仓储、加工,产品统一包装、销售,实现经济效益和村民致富增收双收益,形成推动产业振兴发展新合力。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推进乡村建设“塑形” 沿着村道走进北雪梅村,看到最多的便是灌木丛生的山榛树,村路两旁绿树成荫,坡地水田生机盎然。北雪梅村党群服务中心房屋有序排列,村委会院内新修并完善了5000余平方米的惠民文化广场,开通了进村第二条生命路3.5公里,新修农田作业路5公里、排水泄洪沟渠7.2公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了这个村的新标志。北雪梅村党支部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七有”“七无”村创建,坚持以提升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加强北雪梅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屋前房后栽树种花,改善村内环境卫生;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工程,为村里出行带来便利;改造翻建学校操场设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进购健身器材、娱乐设备,为村民营造休闲纳凉的生活广场。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过去的北雪梅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很多村民认为林地发包程序不合法,要求收回发包的林地,村集体上访事件连连。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迅速梳理信访问题,深入群众家中,积极化解信访矛盾问题。村两委班子实施“村民代表会议”、“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借助镇司法所和小屯法庭的力量,定期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引导村民纠纷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等制度引领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提倡广大村民树家风、传美德。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以“三个先做到”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引领村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确保一方和谐稳定。 看今朝,北雪梅村的产业发展势头更加迅猛,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乡风文明更加和谐,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接续铺展开来。
中共文圣区委组织部 王廷艳 【责任编辑: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