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热点关注 | 本站头条 | 重要讲话 | 权威发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廉政建设 | 校园党建 | 党建评论 | 红色文化 |
信息动态 | 环保在线 | 调查研究 | 理事会 | 第一书记 | 党史学习 | 志愿服务 | 乡村振兴 | 视频新闻 | 社会组织 | 党建书店 | 人才工作 |
文章搜索:
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2024-04-30  
  首页 -> 权威发布
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3-11-13 09:03   阅读量:9354次

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

(2023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1.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东北地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担负的重要使命,深入分析了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新的重大机遇,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是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省上下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辱使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2.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进行系统性谋划,作出战略性安排,提出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总体要求,指明了需要牢牢把握的重要使命、首要任务和战略任务,强调了“三个相结合”的重要原则和思维方法,分析了面临的新的重大机遇,明确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五项重要任务”,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振兴发展的根本保证。全省上下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自觉把辽宁全面振兴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思考和推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珍惜机遇、用好机遇,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与推进东北、辽宁全面振兴“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等重要要求一脉相承、有机统一,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贯彻、一体推进落实。

3.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要切实抓好学习培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必修课,举办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分级分批抓好教育培训,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发挥五级理论宣讲体系作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两新”组织、进网站,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发挥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牵引作用,在产业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国防安全、打造人才高地、改革开放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

4.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必须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前提下,对省情再认识再理解,对形势机遇再研判再把握,对发展思路再厘清再拓宽,对发展目标再深化再聚焦。辽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科教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独特,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全省各项工作呈现多年少有的良好局面,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辽宁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辽宁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要把握好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机遇,加快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加快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要把握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国内需求,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凸显辽宁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把握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强化辽宁的战略支撑作用。中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为东北、辽宁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要坚定信心决心,抓住新的重大机遇,用好用足中央支持东北全面振兴政策,迸发辽宁特有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5.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辽宁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用好支持政策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以超常规举措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6.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赋予的新使命、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个中心任务,全面完成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十四五”规划、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奋斗,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在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上发挥龙头和骨干作用,在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强国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国防安全保障水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产业安全基础,强化能源安全保障作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使命,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加快推进质量强省、交通强省、清洁能源强省、海洋经济强省等建设,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

——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就是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依托科教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进颠覆性技术研发应用,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门类齐全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把制造业长板锻长做强,打造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辽宁力量。

——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就是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发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优势,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智慧化、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畅通“北粮南运”通道,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上探新路、当先锋。

——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就是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用好山水、冰雪、滨海、温泉等自然生态资源,突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基础优势,抓住承办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有利契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体育强省、旅游强省。

——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就是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敢为人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向北开放,拓展俄蒙,深耕日韩,紧盯欧美,巩固提升东南亚、中西亚,高标准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打造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中心枢纽,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7.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扩大标识解析和“星火·链网”应用规模,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提升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水平,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推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应用,推进原材料行业重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加快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等短板。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组织工业母机等协同研制,加快技术迭代和推广应用,加快实现制造业高端化,以“辽宁装备”更好“装备中国”。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培育壮大一批头部企业,支持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建立“整零共同体”,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培育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一批特色园区、专业园区、配套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小微企业园,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大中小企业、上下游环节高度协同耦合发展。

8.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把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面振兴的新动能,制定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形成新产业新优势,集聚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重点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集成电路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工业互联网、氢能等产业集群,培育新的增长引擎。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在细胞治疗、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柔性电子等领域,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升级、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新兴产业,构建支撑未来发展的动力体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布局和推进一批颠覆性技术研发应用。用下一代通信网络、大模型、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融合集聚,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9.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在辽宁布局国家实验室(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辽宁实验室。加快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创新项目,提升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水平,建设沈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走廊。支持沈抚示范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多渠道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装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改革,加快中试基地建设。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发展“高校院所+科技园区”等转化模式,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应用链条。依托东北科技大市场等平台载体,吸引全国优质科研成果来辽落地转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创新平台,支持企业承担科技重大项目,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10.做精做优做大消费品工业。坚持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加快建设万亿级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推动食品工业向优质、营养、安全、绿色方向发展。培育壮大医药产业,大力推进生物药、化药新药、高端仿制药、现代中药、先进医疗装备等研发生产,加快本溪药都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轻工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家具家居家装产业发展,促进包装产业提质升级,加快轻工日用品品牌化发展。推进纺织工业特色发展,打通从石化到纺织产业链,大力发展西装、泳装、民族服装等各类服装以及工业用纺织品、柞蚕丝等特色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11.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路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推进政金企深度对接,扩大金融供给,发挥辽宁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引育壮大种子基金、风投基金、创投基金等规模,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综合服务能力,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资金运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多渠道低成本资金保障。推动征信平台建设,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吸引平台型企业和总部型企业落户,加快培育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知名物流服务品牌。积极促进消费,高标准改造提升一批商业街区和夜经济示范街区,培育即时零售、平台经济等商业新模式,加快沈阳、大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健康消费市场培育,开发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康复医疗等特色健康消费品。推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提质创优工程,提升“文艺辽军”品牌影响力。加强文物古迹资源保护利用开发,推进红山文化联合申遗。加强冰雪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产业链发展,办好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支持“三大球”等优势项目发展,推动“一市一品”体育名城建设,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和度假旅居产业,积极发展红色研学、文化体验、生态旅居、工业遗存、民族风情、温泉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叫响“山海有情、天辽地宁”。

12.建设清洁能源强省。积极发挥清洁能源在保障安全、调整结构、提质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完善风电、光伏规划布局,重点支持辽西北等地区发展陆上风光基地,支持沿海地区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合理发展先进煤电,持续推动节能降耗、供热和灵活性“三改联动”,更好发挥煤电支撑保障作用。稳步推进徐大堡核电基地建设,有序提升核电使用比例,加强核能供热利用。发挥氢能技术研发、副产氢能资源丰富等优势,发展壮大氢能产业集群。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及商业化应用,建设沈阳、大连先进储能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13.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坚持寸海寸金,制定实施海洋功能区规划,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等优势产业,建设环渤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综合产业集群。稳步做大海洋油气、矿业、化工、电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建设高标准海洋牧场,推动水产种业北繁基地和海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发展海洋食品产业,培育沿海水产品生产和加工集聚区,壮大滨海旅游产业集群。支持沿海地区建设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全面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积极发展蓝碳经济。

14.促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突出沈阳、大连“双核”引领作用,带动沈阳——大连沿线城市发展,强化人口、产业、要素等承载聚集功能,形成“圈”“带”互为支撑、协同联动的辽中南高质量发展隆起地带。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支持沈阳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加快“一枢纽、四中心”建设。高质量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支持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提质升级。支持辽西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清洁能源供给地、休闲旅游目的地。支持辽东地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绿色旅游发展先行区。持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重点镇加快发展,支持县域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培育一批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县、生态旅游县。实施更有力的边境地区发展支持政策,建立省内对口帮扶机制,推进边境公路、电网改造升级、移动通信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贸易、边境旅游、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促进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提高人口聚集能力。支持边境地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师范、医学等强基固边专项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15.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落实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部署,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积极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强化战略支撑作用。落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提升国有企业治理和管理能力,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构建全省国资监管“一盘棋”工作格局。创新中央企业与地方合作模式,推动中央企业与地方在资本、项目、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开展合作,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中央企业与地方合作项目省级统筹和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支持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建设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特别示范区。

16.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营造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良好发展环境。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着力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健全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完善涉企收费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推进金融、企业、科技、资本、人才对接,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积极融入中央企业与地方合作,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积极吸引国内外辽商回辽投资。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培育计划,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

四、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7.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住播种面积,主攻单产提升,扩种大豆油料,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辽宁粮。发挥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建设一批粮食生产基地。加大投入提标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持续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开展河湖联通,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节水改造,实施涝区治理工程。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优势,培育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育种企业,加快在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品种培育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加快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提高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政策,新增农业投入重点向产粮大县倾斜。

18.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推进畜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重点建设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京津冀地区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果蔬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改造提升老旧设施,提高蔬菜、食用菌和特色水果供应能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规范发展远洋渔业,鼓励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绿色养殖,做大做强辽参、扇贝、牡蛎、海蜇、多宝鱼等优势特色产业,“一水一策”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支持林菌、林果、林下养殖等林下产业发展,生产更多高附加值森林食品。

19.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大省。聚焦食品加工全链条产业,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建设粮油、畜禽、果蔬、水产品等千亿产业集群,形成百亿龙头、千亿集群的食品工业发展格局。做好农产品加工增值大文章,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建设一批食品工业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善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配套发展。完善“北粮南运”物流服务体系,依托港口建设东北粮食集散和加工基地。打造“辽字号”品牌,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品牌。

20.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分类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宜居村,打造具有辽宁山海平原特色的美丽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推动农村供水和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全覆盖,加快农村电网装备升级和智能化建设。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综合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能力。

五、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21.积极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数据、水利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加快建设沈白高铁、大连新机场、京哈高速改扩建、沈阳桃仙机场第二跑道等项目,推动城市间互联互通和快速联通,加快完善“双核两轴四通道”现代综合交通格局。加快推进油气管网和沿海LNG接收站布局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强5G、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网先导区建设,启动实施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辽河干流防洪提升、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22.加快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和东北三省一区国门口岸、公路铁路网资源,构建连通我国东南沿海、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与俄蒙、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陆联运大通道,打造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强化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枢纽作用。优化港口群布局与资源配置,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强化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等海向枢纽功能,加强矿石、油品等码头建设和接卸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推动沈阳内陆口岸枢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建设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空港货运枢纽、铁路物流基地,进一步优化大通道物流组织中枢布局。拓展俄远东地区以及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地航线,提升对东南沿海地区和日韩等国家商品中转集拼能力。优化中欧班列开行路线,加强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航空通道连接。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综合运输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全面提升大通道运营效率。

23.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为重点,在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把辽宁建设成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国家向东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全力推进向北开放,完善政府间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俄罗斯贸易、产业、科教、旅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谋划建设境外合作园区,鼓励企业开拓蒙古国市场。持续推进向东开放,深化与日本、韩国等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合作规模。拉紧与欧美经济纽带,积极吸引德国等欧洲国家企业来辽投资发展,巩固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传统领域合作,积极拓展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的合作领域,保持对北美市场出口规模稳定。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建设沈阳、大连等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鼓励企业布局建设海外仓。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广泛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以辽宁芭蕾舞团等文化品牌为重点,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和旅游对外合作,全方位扩大和深化教育、体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拓展友城合作,进一步提升辽宁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24.构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推进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高标准建设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沈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建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提升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影响力,打造中国(沈阳)韩国周、中日(大连)博览会品牌,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等重大展会。

25.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辽宁与江苏、沈阳与北京、大连与上海对口合作,探索“飞地经济”、“园中园”等共建模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内外衔接能力。深耕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打造辽宁“招商引资促进周”品牌。加强与东北两省一区交流合作,共建能源通道、物流通道及沈大哈长制造业走廊、科技创新走廊。

六、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

26.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把教育强省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优化职业教育规划布局和专业设置,围绕工业母机、机器人、石油化工、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产业工人队伍,提升“辽宁工匠”品牌价值。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高水平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提升全省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心理健康工作,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全民健康保障能力。全面提高人口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加强诚信建设,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不断提升全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27.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保持适度生育率,有效应对少子化。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生育假期,强化新生儿医疗保障,加大税收支持、住房保障力度。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实施生育奖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统筹配置育幼服务资源,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

28.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业转移人口、城乡居民等群体参保工作,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加快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壮大老年消费品产业,支持养老产业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29.加大人才振兴力度。锚定人才强省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着重招引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高端人才、行业领域专门人才等辽宁全面振兴亟需人才,落实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安居住房等高层次人才政策,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体系。深化“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辽宁创新创业。落实更加开放的外籍人才来辽工作、科研、交流的停居留政策,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人才高地。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推动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引导孵化机构和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为创业者提供良好要素保障。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多措并举增加各类群体收入。

30.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锚定美丽辽宁建设目标,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和河湖、近岸海域水质,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城市水廊建设,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深入实施“绿满辽宁”工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建设辽河口国家公园,坚决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持续推进采煤沉陷区和抚顺西露天矿、阜新海州露天矿等废弃矿山复绿和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布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七、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3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衔接联动,持续深化理论武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增强信心、提振精神。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重要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持续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32.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深入开展“传承‘六地’红色文化、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大兴调查研究,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引导党员、干部敢闯敢干加实干,在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勇担当、善作为、求实效。积极培树“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的“清风辽宁”品牌,以新风正气振奋人民群众发展信心。

3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建立健全好干部发现使用机制,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加大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分级分类建立优秀干部储备库。加强干部统筹使用,发挥好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加强领导干部交流,积极为辽宁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东南沿海地区干部任职挂职和双向交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动真碰硬治庸治懒,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34.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加大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建设力度,实现经营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加强诚信政府和诚信社会建设,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深入开展涉企业、涉信访、涉超期案件专项监督三年行动,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和“一网通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降低税费、物流及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切实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诉求。

35.着力防范化解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推进城商行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全省农信系统整体改革,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加强对各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的综合整治,严肃查处重大案件。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与金融风险叠加,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推进更高水平平安辽宁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包案等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盯紧守牢矿山、危化品、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从严抓好隐患排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36.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四风”纠治,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风腐同查工作机制,提升风腐一体纠治综合效能。坚持反腐败首先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从政治上治,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守、廉洁从政、干净做事。以更大力度遏增清存,从严整治重点领域腐败,紧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精准施策,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统筹开展“微腐败”大清扫、信访矛盾化解、营商环境问题整治行动。坚持“全周期管理”,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打造“阳光辽宁”品牌,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积极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厚植良好政治生态文化底蕴,以政治生态持续好转引领营商环境实现质的跃升。

八、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37.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振兴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各级党委(党组)要扛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推动、靠前指挥、督促督导。党委(党组)成员要认真抓好分管领域和分管单位的贯彻落实。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做好对本行业本系统贯彻落实的指导工作。

38.形成共促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生动局面。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落实“两个联系”要求,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全面振兴深度协商议政、强化民主监督。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引领统一战线成员,最大限度凝聚起共促振兴的磅礴力量。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各自联系的群众参与振兴、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9.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实化办法措施,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工作,把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建立考核评估机制,把贯彻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细化考评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有针对性开展专项督查,推进各项工作提速增效、落实落地。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作用,对工作不负责、落实不得力,严重影响工作推进的,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40.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发挥好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宣传主渠道作用,充分展示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实绩,用振奋人心的发展态势、发展质效、发展成果激励人、鼓舞人,凝聚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的共识。充分展示各方面先进典型的事迹,讲好敢闯敢干加实干故事,形成担当作为谋发展、奋发有为促振兴的浓厚氛围。

(以上为《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主要内容)

【编辑:乔宇】

【审核:王同文】

 辽宁党建书店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辽港集团
 《辽宁党建网》党建评论专栏稿费从优征稿启事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习近平将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全国游客请注意!“五一”来辽宁 有事您就拨这号
 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郝鹏主持并讲话 李乐成讲话 王新伟出席
 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暨省政府专题学习会议召开 李乐成主持并讲话
 沈阳市苏家屯区委组织部以“三个走在前” 夯实明规守纪之基
 2024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859起
 齐鲁理工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大连市民政局抓实抓牢“三学习三结合” 稳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用知纪、学纪、守纪藤条 扎紧党纪党规“笼子”
 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 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合拳”
 辽宁党建书店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辽港集团
 《辽宁党建网》党建评论专栏稿费从优征稿启事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习近平将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全国游客请注意!“五一”来辽宁 有事您就拨这号
 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郝鹏主持并讲话 李乐成讲话 王新伟出席
 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暨省政府专题学习会议召开 李乐成主持并讲话
 沈阳市苏家屯区委组织部以“三个走在前” 夯实明规守纪之基
 2024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859起
 齐鲁理工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大连市民政局抓实抓牢“三学习三结合” 稳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用知纪、学纪、守纪藤条 扎紧党纪党规“笼子”
 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 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合拳”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210881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