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2 18:54 阅读量:11915次
近日,第三届人居环境与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社科联、大连工业大学主办,艺术设计学院承办。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大连市社科联、北京中医生态文化研究会、北京屋顶绿化协会协办。
(论坛嘉宾做报告) 论坛上专家们针砭时弊,结合辽宁实际情况,围绕行业前沿话题、技术成果、优秀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人居环境与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通过积极搭建连接行业科技前沿的桥梁,各位专家学者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体现了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观念碰撞,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论坛的召开有助于将康养产业与国家战略相结合,通过数字化引领,推动了生态人居与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于绿色人居环境的迫切需求。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刘滨谊以《乡村振兴的人境学理论基础》为题,提出乡村是人居活动的原生地,是中国风俗习惯的发祥地、文化历史的传承地,更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据地。结合山东枣庄山亭大公园建设规划设计,阐明健康、环保、低碳是人居环境的目标、载体。
(刘滨谊教授做报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树华以《园林康养的功效与机理——绿色医学的提案》为题,他以园艺疗法与园林康养相关的概念与肌理为切入点,指出园林绿地的六大功效和园林绿地对不同人群的健康效益,介绍了森林园林康养师在我国的职业职责与前景,园林康养的类型与内容,园林绿地的健康效益,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类假说。
(李树华教授做报告) 中国潘天寿景观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仁民以《艺术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他将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结合在一起,从思想、理论、方式和准则几方面阐述艺术拯救生态的学术理念,通过架上艺术、大地艺术、生态修复以及生态修复工程几方面介绍艺术实践手法。将自身的艺术创作与社会背景相结合,顺应时代之潮流,筑牢艺术与生态修复的阵地,提升民族艺术审美力。 全国建筑史学会理事和学术委员朴玉顺以《产学研协同的辽宁传统聚落研究与乡村人居高质量建设》为题,通过对辽宁聚落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自上而下的项目探索辽西传统石砌建造技艺产生、发展、传承情况,解决传统村落的保护、村民生活环境改善以及生活水平提高间如何达到平衡的问题。
(朴玉顺教授做报告)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杨忍以《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乡村振兴》为题,他认为未来研究更倾向于乡村地域系统论、乡村地域系统结构、演化进程、动力机制、动态格局及弹性空间几个方面。乡村振兴是全球的共同使命,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过程应建立在适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
(杨忍教授做报告) 正高级工程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企业硕士导师胡洋以《以文化乡——乡村振兴三部曲》为题,通过逆袭战、三部曲、康养聚居新空间三个方向阐述人居环境不限于乡村空间,康养产业不限于养生养老。他认为未来人类聚居的新空间的建设应抓住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乡,为乡村未来绘制美好蓝图。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侯胜田以《中国式乡村康养旅居发展逻辑与实践创新》为题,在当前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提出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健康、康养以及什么是乡村振兴,通过振兴乡村和中医药要走的创新之路引导我们突破惯性思维,从而深入探索中国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逻辑与创新路径。
(侯胜田教授做报告)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福存以《乡村生态宜居微气候研究方法与实践》为题,他从微气候的维度探索宜居乡村建设的方法,从基本概况阐述、微气候研究方法、村落研究案例和未来研究计划四个方向进行分享。通过多源数据的运用,同时深化参数化研究,针对辽宁省自身特点,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曹福存教授做报告)
(论坛嘉宾合影留念)
责编:李星 审核:崔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