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8 09:01 阅读量:6677次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迈入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党员干部更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迈开步、俯下身、沉下心,听民声、知民情、察民意,把群众面临的问题挖掘出来、把群众反映的意见收集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确保“调”出成果、“研”出实绩。 “有的放矢”定准调研坐标,让调研选题有准度。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精准选题是开展调研的第一步,调查什么、研究什么,是开展调查研究前首要解决的难题。如果选题方向不准,就会稀里糊涂,察不出实情、找不准病根。调研题目怎么来?不是凭空想象的,一方面要吃透“上情”,围绕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地方中心工作科学选题,做到调查研究与各项事业“同频共振”;另一方面要摸透“下情”,贴近群众最关心、基层反映最强烈、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让调查研究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抽丝剥茧”摸清调研实情,让调研解题有深度。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开展调查研究,要积极转变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闭门造车、天马行空,要走出办公室,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在离群众近的地方听真话、察实情。要善于倾听群众声音,放下“官架子”,与群众“坐一条板凳”,打开“话匣子”,面对面交流问题、心贴心征求意见。要仔细观察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中察觉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调研中面对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深查细究、找准症结,把脉开方、对症下药,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暖心。 “求实问效”转化调研成果,让调研破题有力度。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调研若“调”而不“研”、“研”而不“用”、一“调”了之,最终只会“雷声大雨点小”,导致调研工作偏离本意。要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调研成果,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施工图”,及时加以推广和应用,同时要密切跟踪了解、综合评估,动态优化、科学调整,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下足绣花功夫加以研究论证,逐步健全完善直至形成具体措施,确保调研工作“有头有尾”,调研成果真正“惠之于民”。 作者:夏隆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