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8 21:26 阅读量:7615次
随着春节和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渐渐散去,广大返乡的流动党员们再次远离故土,奔赴祖国各地。各基层党组织要抓住节后的“窗口期”,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有感式”管理措施激发流动党员的归属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在各自的岗位上像漫天的繁星一样散发光芒。 多问候,常联系,让流动党员不“失温”,感受到“归属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流动党员身处外地,在生活和工作上容易遇到各类“水土不服”的困难。及时送达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家乡党组织的关怀是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的“金钥匙”。为此,首先要做实“组织找党员”工作,全面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建立管理台账,详细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工作地点、党费收缴情况等具体内容,做到定期更新,确保组织的“目光”可以顾及到每一位“游子”,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其次要加强沟通与联系,不断深化与流动党员的情感纽带,在重大节日、党员生日等时间点,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传递组织的问候和关心。同时要注重了解流动党员的近况和需求,关注他们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家一样温暖,时刻保持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 多帮助,常交流,让流动党员不“失学”,保持住“紧迫感”。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是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的基石。基层党组织管理流动党员,必须坚决防止理论学习被“边缘化”,管“人”更要管“学”。一方面要突出“因材施教”,针对每名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合理规划时间,有效平衡工作、休息和学习,确保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善用学习强国、微信群等线上渠道,构建起帮学送学的长效机制。通过组建线上学习小组的形式,将流动党员与其他党员紧密联系起来,及时共享学习资料,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形成党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确保每名流动党员都能紧跟理论学习的步伐,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不让任何人掉队。 多活动,常鼓励,让流动党员不“失志”,肩负起“使命感”。流动党员往往缺少直接参与组织生活的机会,长此以往容易与党组织产生疏远感,淡化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基层党组织着手解决“失志”难题一方面要转变工作思路,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等社交媒体建立流动党员交流平台,在线上开展党史学习、交流研讨、经验分享等活动,打破地域限制,为流动党员创造参加组织生活的条件。同时,也要在活动形式上有所创新,鼓励流动党员担任党课讲师、分享会主持人等重要角色,变过去的“被动参与”为“主动参加”,让流动党员在领学带学中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初心使命。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宣传推广等方式,树立流动党员中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争先创优的热情,在比学赶超中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作者:徐诗淇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王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