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4 14:51 阅读量:8312次
求之木者,必固其根本。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治理的长治久安。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要聚焦减负顽疾精准施策、全方位把脉开方,多维度扫描诊断,切实破除捆住基层的“枷锁”。 优化权责配置,破解边界不清之难。基层不是责任行程的“末班车”,更不是各项繁重工作的“接盘侠”。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习惯以“属地管理”为由,把本属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任务转嫁给基层,导致基层“小马拉大车”,深陷“责任属地、权力不属地”困局,损害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为基层减负应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把握各层级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边界清晰、权责一致、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体系。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权责清单,突出强化服务群众的职能和事项,明晰权责边界、划分条块事权,让基层干部明明白白履职,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从制度上遏制“层层甩锅”。 杜绝政绩工程,破解脱实向虚之难。基层干部既是“多面手”也是“千斤顶”,承担着服务群众、落实工作的重任。但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站,却常常被会议文件、报表材料、迎检接待捆住迈向“最后一公里”的脚步。 这种“形象工程”表现在基层,源头在上级,重“虚”不重“实”,重“行”不重“效”是造成错位政绩观的根源。为基层减负,就要从根源入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突出以“实”为先,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带着基层干、干给基层看。上级部门要刀刃向内,给督导考核“减减肥”、材料报表“挤挤水”,减少重复工作和多头填表,让基层干部从堆积成山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留出更多时间研究业务,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急难愁盼,让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正向激励引导,破解畏缩不前之难。减负不是减担当、减标准,而是增信心、强保障。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风气很大程度决定了国家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但一些地方却出现基层“工作越干越多,板子却越落越勤”的“怪圈”,甚至滋生出“遇事不思考,全程听指导”应付了事的干部,严重损害了基层的活力与热情。减负不仅要“轻装上阵”,更要激活干部精气神。想让小马拉车更有奔头,就要给基层干部合理容错的空间、试错的底气,让他们放下包袱,松下芥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干部敢为愿为在基层大地蔚然成风。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让基层干部留得住、干得好,为基层干部的“大胆闯、牟劲干”保驾护航。 作者:关佳莹 【编辑:乔宇】
【责编:王雪弘】 【审核:许华凌】 |